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5|回复: 0

艺设保研解析(22)| 202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30 08: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总计4573字,将从以下6个方面全方位解析

1.学院介绍
2. 预推免介绍
3. 奖学金
4. 2022届招生情况
5. 录取数据分析
6. 专业及导师介绍

本文以最新一届2022招生政策、预推免情况、招生数据作为基础信息进行分析,同时给出对应数据分析结论和考核建议,备考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如愿上岸理想院校,加油。

1.学院介绍

艺设保研解析(22)| 202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1.jpg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是以新兴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学院。学院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科技特色,以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交叉融合为导向,面向数字创意产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我院学生获得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红点概念设计奖、红星原创金奖等多项国内外顶级赛事大奖,并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数十项、北京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近百项,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创意能力。
到目前为止,三个专业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数百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读研率超过50%,绝大部分毕业生在互联网、文化创意、新媒体传播等行业就业,并涌现出了以马德龙为代表的一批被总理点赞的创业精英。

2.预推免介绍
2.1【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与申请专业相同或相近。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北京邮电大学规定的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2.2【提交材料】
1)《北京邮电大学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3)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加盖本科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5)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3. 奖助政策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助学金。2021年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见下表(仅供参考):

艺设保研解析(22)| 202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2.jpg

4.2022录取人数

艺设保研解析(22)| 202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3.jpg
5.录取数据分析

艺设保研解析(22)| 2023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 ...-4.jpg
2022相比2021录取的总人数来说基本一致,2022总计录取23人,2021总计录取26人。单个专业上,相差较大的是设计学,比去年少3人。

6.专业级导师介绍

专业介绍
设计学
一、学科内涵

设计学是以设计创造及其发展方式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践的、历史的、教育的综合研究,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主要开展信息与交互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的专业理论、方法研究及创作实践。本学科面向国家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注重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设计思维的培养。
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符号学、人机交互、用户分析研究、可用性测试、设计管理、数字媒体设计、虚拟现实原理等
知识基础:艺术思潮及理论、色彩研究、传播学理论、品牌形象与战略研究、统计学、计算机图形学
二、北邮学科特色与优势

本学科依托本校的信息通信背景,一直坚持培养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交叉性创新设计人才,在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数字媒体设计、信息产品设计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为互联网、数字产品、软件、游戏开发等企业培养了一批交互设计骨干力量,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三、研究方向

1、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息可视化方法、交互设计理论和模式、交互体验评价、以及开展交互式新产品开发等研究。
2、产品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产品创新设计中的产品建模、创新设计知识提取与知识表达、创新推理求解策略等关键共性问题,以及信息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3、数字媒体设计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关键技术和数字内容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内容创意与制作方面的艺术规律探索及实践,以及动漫设计创意等内容。
4、艺术设计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探索艺术设计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应用性,开展视觉传播规律研究、广告与视觉形象研究、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数字艺术表现方法研究。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社会、经济、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将创意与科技结合创造高附加值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对高层次、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将成倍增长。本学科是基于艺术与技术的交叉学科,强调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主要开展包括信息交互设计、服务设计、数字内容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以及其它艺术设计形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及创新设计。培养突出专业特点,注重实践和创作,借助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优势,以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重点培养面向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服务业以及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社会创新等行业复合型创新人才。该学科研究方向为信息与交互设计、产品创新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

导师介绍
侯文军,设计系
侯文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
导师情况:

完成了大量的产品、服务创新设计,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获奖。
研究领域:

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创新设计与智能设计,近年来主要集中在交叉学科的研究。
科研项目:

作为主持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以及86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军工等多项科研项目。
教学工作:

承担人机工程、交互设计课程

李霞,艺术教研中心

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工业 工程  设计》杂志专委会委员,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生活样式设计专委会会员。
长期从事色彩研究与设计、数字媒体交互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产品设计等工作。2018至2019年在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做访问学者。
著有《UI交互色彩设计》、《京城二十四节气色彩》,参与编写《工业设计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美术作品著作权、软件著作权等多项成果。
曾主持教育部、北京市等多项省部级艺术类项目,主持过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鞍山钢铁等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项目。

吕菲,设计系
吕菲,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业委员会委员,ACM  SIGCHI中国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机交互顶级会议ACM CHI 2019 (CCF A类)Associate Chair。
研究方向为人机交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优秀)1项、横向及校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ACM  CHI(CCF A类)、IJHCS(CCF A类,SCI/SSCI)、ACM  CSCW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会议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2019年ACM SIGCHI RISING  STAR AWARD。

李铁萌,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艺术可视化竞赛主席
研究方向:数据可视化、沉浸用户界面(VR/AR/MR)、自然人机交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校级及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CSSCI检索、E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译著1部
指导学生获国内外竞赛一等奖多项,被评为“北邮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

盛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获得者,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秘书。
研究方向:人机交互、设计思维、品牌设计、文化遗产创新设计。
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项目以及多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由振伟,副教授,设计系产品教研中心主任。
现任日本千叶大学设计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美国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Science 主编。
曾获得过德国优秀青年设计师奖Mia Seeger Preis。
主要研究领域为设计心理学,行为学,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务设计和产业设计。
就职于德国Squareone Design公司期间,曾为十余个国际知名品牌设计产品,其中包括博朗的CoolTec Shavers。
在日期间,曾参与并完成日本政府植物工厂的推广研究项目。
在国内,曾作为设计总监设计规划完成国内5个超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发表过数篇国际期刊论文,并参加过数十次国际设计学会。

汪晓春,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专家组成员,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计专家委员会设计专家委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员。
多年来从事综合造型基础、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品牌形象与设计战略等课程的的教学,目前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等纵向项目,同时主持了数十项企业横向设计课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
本人于2006年9月-2007年7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设计与创新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导师为设计畅销书《创造突破性产品》作者,美国前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主席Craig M Vogel 教授。
多次指导学生在设计竞赛中获奖,2018年,指导学生获得红星奖原创奖金奖。
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系统创新、老龄设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多篇高影响因子CSSCI收录论文。
设计实践主要聚焦在:教学环境设计、信息产品的创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

————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了解,可进入学院网站:
https://sdmda.bupt.edu.cn/szdw/fjs.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10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