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0|回复: 2

互联网营销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7: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其他回答不同,我这个回答很俗——只关注“赚钱”,但,又俗得很有用!
作为混迹互联网营销的我来讲,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
从2010年开始接触搜索引擎优化,到2013年运营公众号,2015年开始做个人IP打造,也算是经历过PC端互联网鼎盛到衰退,以及移动互联网开始到鼎盛。
整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用到“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看法是三个部分:
一是:用户思维
二是:价值思维
三是:数据思维
用户思维,目前比较广泛的定义是:站在用户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换位思考。
为什么在互联网营销中,用户思维极其重要?
首先,我们得理解,所有的营销,既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收益,又是为了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判断和正确的决策。
基于运营层面来讲,用户思维还可以更细致的定义为:从用户的决策思路思考,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符合客户认知的通俗语言,强调用户所关注的产品核心诉求点。潜移默化的帮助用户思考,并判断。
从而达到用户快速获取自己所需产品或服务,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商业目的的思维模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
之前有个朋友,计划开发一款针对教育机构线下地推的产品,前期主要调研方向是机构在地推过程中碰到的难点,比如:客户填写错误的号码,使用纸质单张填写太浪费时间……
基于这种传统思维调研后,得出的产品方向是设计一款软件,绑定在所有地推人员的手机上,客户通过勾选的形式完成动作,最后填写手机号码,收到验证短信再发放礼品。
这种解决方案,看似解决了一些需求,但最后在做产品销售调研时发现,机构并不买账。
后来朋友来问我,在一起换种思路梳理机构需求。由之前的帮助机构提高效率变成针对孩子兴趣点来调研。
重新得到的结果是,如果机构外出做地推,能为用户提供座位,最容易聚拢人气;再者,能吸引孩子关注的礼品最好满足:能发声、会动、有光这3个条件。
整个产品方向完全改变,变成制作一款适合用作地推的礼品。
所以,用户思维更多的是站在用户角度直接描述产品利益点,这个利益点是能让用户在不用思考的情况下,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一种是借助工具来提高效率,一种是制造产品稀缺性来让学生愿意停留更长时间。
前者看起来能拿到更多名单,而后者是实际能够拿到更多名单。前者是基于卖家想销售一个产品的思路,后者是基于给买家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用户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延伸为价值思维。

价值思维是一种比用户思维更广泛的思维。

如果把用户思维比作精准获客方式的话,价值思维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广泛获客方式。
同时,价值思维具有长尾效应
所谓价值思维,指的是选定一件值得做的事,长期坚持,一直不改变大方向。在持续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小细节,最终让价值思维为我们的坚持创造价值。
能够坚持这种思维的人,首先对自己选择的道路非常自信,并且非常执着于自己的选择,热爱整件事情推进过程中的一切。
拿最近看的电视剧《水浒传》里的宋江来举例子,他未上梁山到最后上梁山,都非常清楚自己是为了干什么!那就是忠于大宋江山。
通过梁山替天行道的口号,网罗各路英雄好汉,闻之而来的大部分还是因为及时雨宋公明的忠义。
从做公人开始,始终在打造个人IP,输出各种价值。
没钱喝酒的,给酒钱;犯了事的,开后门放走;遵循的始终是价值思维。
正是因为有长期的价值输出,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个英雄称颂的及时雨宋公明,也就有了各路英雄都想加入梁山的长尾效应。
尽管后面众人反对招安,但因为长久以来的价值输出,也促成了一百单八将接受朝廷招安。最后一路拼杀,建功立业。
一部《水浒传》,实际上也是价值思维的完美呈现!里面既有私域流量的思路,也有个人IP打造的思路。

不过,在焦虑且浮躁的实际生活中,具备这种思维的人并不多。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普遍的特点是:很专注,不折腾,越做越精……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自己的壁垒,也建立了正向循环。后期就是长期在这种生态中变现。
如果说,用户思维解决的是客群定位问题的话,那价值思维就是我们自身对所做决定和路线的认定、坚持。
这种认定和坚持,常常需要转化为一种直观数据,才能将感性的行为和信念变成理性的判断和目标。

数据思维是一种结构化思维!

直白的理解就是:不是我觉得,而是数据证明。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分水岭。“我觉得、我认为、我的观点”其实是一种直觉化、经验化思维。
而在互联网营销中,是非常忌讳直觉化和经验化的。所有行为、动作、营销策略、广告内容,都要基于数据来支撑和优化。
数据证明是决策是否有效的最直接体现!拥有数据思维的人,在很多时候是跳出技巧看本质。
同样的,在互联网营销中的数据思维,可以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一句很经典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如果你不能衡量它,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它”。
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难点在于,先有数据模型,再通过技术去实现。
然后再采集数据,得出结论,跟数据模型做比对,提出优化方案。不断用之前得到的数据来为下一次工作技巧优化提供参考。
这里面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数据模型建立!也可以理解为指标体系!
假设我们想在互联网上销售一款产品,基于传统思路的话,就是产品上架,做推广引流,等人下单,看销售额,再去优化产品。
而从数据思维角度来建立模型的话,首先是确定销售业绩,再根据业绩和转化率,评估整体下单量数据,再凭借下单量和引流转化率,明确引流量。
有了引流量指标后,也就能选择精准的投放平台,得出大致营销费用、引流成本、转化成本等一系列数据模型和指标。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已成为轻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普通人想通过互联网赚钱,这3种核心思维也必不可少。
用户思维无论在哪个平台上,都是至上的。尊重用户,服务用户的思想,始终不会过时。
价值思维是在告诉我们,不焦虑,无杂念,要专注!终有一天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这种路径和生态一旦建立起来,你收获的是一种个人能力终身资产化的结果。
数据思维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个锚点组成,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锚点,都是一个目标,一个继续坚持的理由。
既能指导实践,持续优化,也是我们自己长期坚持下去的自我奖励。
有用户,才有生意!有价值,才能坚持!有数据,才看到未来!
发表于 2021-12-28 17: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其他回答不同,我这个回答很俗——只关注“赚钱”,但,又俗得很有用!
作为混迹互联网营销的我来讲,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
从2010年开始接触搜索引擎优化,到2013年运营公众号,2015年开始做个人IP打造,也算是经历过PC端互联网鼎盛到衰退,以及移动互联网开始到鼎盛。
整个过程中,无时无刻不用到“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我个人看法是三个部分:
一是:用户思维
二是:价值思维
三是:数据思维
用户思维,目前比较广泛的定义是:站在用户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换位思考。
为什么在互联网营销中,用户思维极其重要?
首先,我们得理解,所有的营销,既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收益,又是为了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判断和正确的决策。
基于运营层面来讲,用户思维还可以更细致的定义为:从用户的决策思路思考,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符合客户认知的通俗语言,强调用户所关注的产品核心诉求点。潜移默化的帮助用户思考,并判断。
从而达到用户快速获取自己所需产品或服务,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收益的商业目的的思维模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
之前有个朋友,计划开发一款针对教育机构线下地推的产品,前期主要调研方向是机构在地推过程中碰到的难点,比如:客户填写错误的号码,使用纸质单张填写太浪费时间……
基于这种传统思维调研后,得出的产品方向是设计一款软件,绑定在所有地推人员的手机上,客户通过勾选的形式完成动作,最后填写手机号码,收到验证短信再发放礼品。
这种解决方案,看似解决了一些需求,但最后在做产品销售调研时发现,机构并不买账。
后来朋友来问我,在一起换种思路梳理机构需求。由之前的帮助机构提高效率变成针对孩子兴趣点来调研。
重新得到的结果是,如果机构外出做地推,能为用户提供座位,最容易聚拢人气;再者,能吸引孩子关注的礼品最好满足:能发声、会动、有光这3个条件。
整个产品方向完全改变,变成制作一款适合用作地推的礼品。
所以,用户思维更多的是站在用户角度直接描述产品利益点,这个利益点是能让用户在不用思考的情况下,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一种是借助工具来提高效率,一种是制造产品稀缺性来让学生愿意停留更长时间。
前者看起来能拿到更多名单,而后者是实际能够拿到更多名单。前者是基于卖家想销售一个产品的思路,后者是基于给买家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用户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又可以延伸为价值思维。

价值思维是一种比用户思维更广泛的思维。

如果把用户思维比作精准获客方式的话,价值思维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广泛获客方式。
同时,价值思维具有长尾效应
所谓价值思维,指的是选定一件值得做的事,长期坚持,一直不改变大方向。在持续推进过程中不断优化小细节,最终让价值思维为我们的坚持创造价值。
能够坚持这种思维的人,首先对自己选择的道路非常自信,并且非常执着于自己的选择,热爱整件事情推进过程中的一切。
拿最近看的电视剧《水浒传》里的宋江来举例子,他未上梁山到最后上梁山,都非常清楚自己是为了干什么!那就是忠于大宋江山。
通过梁山替天行道的口号,网罗各路英雄好汉,闻之而来的大部分还是因为及时雨宋公明的忠义。
从做公人开始,始终在打造个人IP,输出各种价值。
没钱喝酒的,给酒钱;犯了事的,开后门放走;遵循的始终是价值思维。
正是因为有长期的价值输出,久而久之就有了一个英雄称颂的及时雨宋公明,也就有了各路英雄都想加入梁山的长尾效应。
尽管后面众人反对招安,但因为长久以来的价值输出,也促成了一百单八将接受朝廷招安。最后一路拼杀,建功立业。
一部《水浒传》,实际上也是价值思维的完美呈现!里面既有私域流量的思路,也有个人IP打造的思路。

不过,在焦虑且浮躁的实际生活中,具备这种思维的人并不多。
拥有这种思维的人,普遍的特点是:很专注,不折腾,越做越精……如此循环往复,形成自己的壁垒,也建立了正向循环。后期就是长期在这种生态中变现。
如果说,用户思维解决的是客群定位问题的话,那价值思维就是我们自身对所做决定和路线的认定、坚持。
这种认定和坚持,常常需要转化为一种直观数据,才能将感性的行为和信念变成理性的判断和目标。

数据思维是一种结构化思维!

直白的理解就是:不是我觉得,而是数据证明。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分水岭。“我觉得、我认为、我的观点”其实是一种直觉化、经验化思维。
而在互联网营销中,是非常忌讳直觉化和经验化的。所有行为、动作、营销策略、广告内容,都要基于数据来支撑和优化。
数据证明是决策是否有效的最直接体现!拥有数据思维的人,在很多时候是跳出技巧看本质。
同样的,在互联网营销中的数据思维,可以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一句很经典的话来概括,那就是“如果你不能衡量它,那么你就不能有效增长它”。
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难点在于,先有数据模型,再通过技术去实现。
然后再采集数据,得出结论,跟数据模型做比对,提出优化方案。不断用之前得到的数据来为下一次工作技巧优化提供参考。
这里面讲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数据模型建立!也可以理解为指标体系!
假设我们想在互联网上销售一款产品,基于传统思路的话,就是产品上架,做推广引流,等人下单,看销售额,再去优化产品。
而从数据思维角度来建立模型的话,首先是确定销售业绩,再根据业绩和转化率,评估整体下单量数据,再凭借下单量和引流转化率,明确引流量。
有了引流量指标后,也就能选择精准的投放平台,得出大致营销费用、引流成本、转化成本等一系列数据模型和指标。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已成为轻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普通人想通过互联网赚钱,这3种核心思维也必不可少。
用户思维无论在哪个平台上,都是至上的。尊重用户,服务用户的思想,始终不会过时。
价值思维是在告诉我们,不焦虑,无杂念,要专注!终有一天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而这种路径和生态一旦建立起来,你收获的是一种个人能力终身资产化的结果。
数据思维实际上也是由一个个锚点组成,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锚点,都是一个目标,一个继续坚持的理由。
既能指导实践,持续优化,也是我们自己长期坚持下去的自我奖励。
有用户,才有生意!有价值,才能坚持!有数据,才看到未来!
发表于 2021-12-28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底层逻辑上,与传统营销还是有一定差异化。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营销人员,都应该有所了解,并且根据不同点,寻找出自己企业的营销路径。
第一、介质载体不同
传统营销,依靠的是“人、货、场”,制造营销分为,更加关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而互联网营销,同时也包含移动互联网营销,媒介介质变成了“电脑屏幕”和移动终端屏幕。所以我们在设置营销方式的时候,更多的应该考虑,消费者看见屏幕时的感受,从而设计营销卖点,营销路径,更改消费者决策方式。
第二、营销路径不同
传统营销更加注重消费者到达实际载体后的感受,比如店面颜色、服务员态度、灯光、氛围音乐等,但是在互联网营销中,这些都做不到。互联网营销更多的是通过视觉的图文、视频或者音频来传达品牌信息,产品卖点。那么这是最大营销路径的不同。互联网营销相比传统营销,消费者更容易对比其他品牌和其他产品。
第三、决策因素不同
传统营销主要依靠主观判断,少数来自朋友推荐和其他因素。而互联网营销中,消费者的决策主要依靠陌生人的客观评价和体验者的真实分享。这样导致互联网营销中,决策因素与传统营销完全不同。
第四、传播方式不同
传统营销的传播方式,一般都是单向传播,由品牌方强行灌输给消费者。而互联网营销,有两点不同,一是消费者会有主动搜索动作,是由消费者主动发起购买行为。二是互联网营销的推广,基本都是根据用户画像,通过大数据标签,拟定好定向方式,在精准的时间,合适的场景中,恰当的推送。既不引起无关消费者的反感,也不强行灌输理念。
第五、运营思路不同
传统营销的方式是客户思维,当消费者购买产品以后,才和品牌“发生关系”,而互联网营销是“用户思维”,会推出很多“免费产品”供潜在消费者使用。凡是使用者都称之为“用户”,更加看重的是用户基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6-16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