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2|回复: 0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4 22: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城会”网络建言会之珠三角专场,专家网友面对面为广东建言献策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1.jpg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2.jpg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3.jpg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4.jpg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5.jpg

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广东省珠江发展规划院院长宋 ...-6.jpg
前言
    自4月15日开始,南方日报以《广州VS天津:南北兄弟间的“第三城”之争》拉开了“双城会”系列报道的大幕,随后,《深圳VS香港:深港利益共同体的“双城之恋”》、《东莞VS苏州:制造业名城的转型与求索》、《汕头VS厦门:厦门蝶变海西“明珠” 汕头开始“二次创业”》等报道连续重磅推出,在各地市引起强烈反响。
    这种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支撑的报道,触及了不少城市发展的敏感地带和痛处,使得有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思考成为近期广东各地热议的焦点,其影响力不断发酵、延续。昨日,南方日报启动了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四场网络建言围观会,通过专家学者和知名网友面对面的头脑风暴,求解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今天我们将首场建言围观会——珠三角专场内容梳理以飨读者,后续三场建言围观会的内容也期待您的关注。
    珠三角无疑是广东经济社会的心脏。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珠三角率先完成了技术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正是具有了这样的基础,珠三角不仅承担着广东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更是广东能否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
    如今,升级、创新、集约、一体化等等都是珠三角发展的关键词,但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龙头城市未发挥应有带动作用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在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近年追赶势头迅猛的背景下,珠三角产业经济应如何调整,城市应如何发展,其压力日益凸显。
    珠三角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哪里?在昨日的珠三角专场献策会上,来自官方、民间的专家及知名网友齐为珠三角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黄颖川 谢庆裕 实习生 林小玲
    嘉宾
    丁力: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宋劲松:省政协委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彭澎:南方民间智库副主席、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
    金心异:深圳市政协委员、21世纪经济报道编委、知名网友
    姚华松: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所所长
    商裔:南网知名网友
    (排名不分先后)
    主持人: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
    精彩观点
    金心异:
    经济体竞争更多是城市体竞争
    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都将逐步稳定下来,所以未来十年将是广东的机会。
    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很多情况下是城市体之间的竞争。在这样的节点上我们来检讨珠三角城市群未来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检讨珠三角我想非常有必要检讨的是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如何在战略谋划中实现区域价值和担当?
    佛山其实在珠三角中从来没有被定位成中心城市,但是佛山在某些举措上,足以体现它对这个区域的担当或者是引领价值。举个例子,去年佛山市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建了中德佛山服务工业区,德国技术、科技、服务业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弗劳恩霍夫协会就是这种模式的承载。这为珠三角的制造业指出了一个升级方向。
    建议广东省委、省政府好好研究一下互联网给我们的未来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要怎样适应这样的变化,这里涉及到财富的生成方式和分配方式。一定要看到未来的方向,这样才能把握新的制高点。
    宋劲松:
    吸引人才引领新兴产业
    随着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崛起,广东现在的发展,相比之前优势在逐渐丧失。
    一个地区的整体人才储备,最关键的是需要一些引领型、创新型的人才。以前,广东之所以吸引人才,是因为它不拘一格。但在全国各地区域加快发展的格局中,如今广东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在下降。
    未来广东的发展在于创新,这就需要第二次改革开放。这种改革需要延用二三十年来已在开放中创造的、积累的优势进一步开放——包括进行一些自由贸易区的尝试,跟国际上的社会管理制度、经济运行制度、法律商务环境等更全面地接轨。同时,这种更全面的接轨在国家的支持下给予更多创造、创新上的优惠政策,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进行新一轮的创新,以及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培育。
    珠三角未来发展优势就是不断创新,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到来,让他们在这里不受拘束,更大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引领一批新兴产业,引领未来城市包括制度、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彭澎:
    广州需走城市群发展道路
    广州第三城之争,原来的目标是深圳,后来转到了苏州,这两年又是天津,但是好像都没有现在这样感觉时刻要被超越。
    城市、珠三角、省份三个层面同时感到这么大的竞争压力,这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广东21个地市有13个市连全国人均水平都达不到。如今的发展,面临到底是改革的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是改革滞后了还是发展遇到困境。
    我认为,前30年改革的红利,我们已经消耗殆尽了,因为你站在改革开放前沿已经30年了。全球化以及交通等方面的改变,根本不存在沿海就前沿、内地就不前沿这样的概念。
    广州要发展,只好走城市群发展道路,功能互补、一起发展,不是单个城市竞争,体现城市群竞争。广州应在里面错位发展,同时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才能融入这个国际级城市群当中。
    姚华松:
    广州应扩大民间投资
    广州未来的路怎么走,说得虚一些,可能还是要创新。我们现在进入改革开放深入期,需要广州重新作探索。
    很早就听说佛山自己出钱来修连接广州的地铁,但是广州市拒绝,担心利益外流,抑制了市场经济下要素基本流动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自信的基础上,创建市场经济、国际化以及自由民主的氛围,我觉得是广州未来应该做的事情。
    广州民间资本、藏富于民是很重要的特色,私人银行、风险投资、私人飞机、豪华游艇、航空管制等方面能不能让民间资本参与?现在政府没有多少的资金,城市建设资金的缺口很大,能不能在民间资本的权限方面做一点改革呢?传媒是广州的一个特色,我们有这么多热心的民间人士,我们有这么多发达的媒体,能不能打造一个南粤的传媒巨鳄,形成传媒高地也是非常重要的。
    商裔:
    抢抓与金砖国家合作机遇
    2013年,有没有哪一个事件有可能媲美当年入世战略机遇,关键就是四个字:金砖国家。新一届政府,国家主席出访选择的路线就可以看到金砖国家在未来战略中的分量多大,最近总理也将出访印度。从金砖国家发展的空间来说,我认为与金砖国家的合作可以媲美2001年中国入世的那个战略机遇。从地理版图上看,金砖国家除了俄罗斯外,其他国家都在北半球南部或南半球上,从区位上看,我觉得珠三角比长三角、环渤海,比重庆、成都、武汉等都要有优势。
    环渤海经济区就是海洋概念,那么华南应该是沿南海的经济区。这可以做成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做成一个经济区,以此对抗长三角和环渤海。
    丁力:
    广州最大优势是市场化活力
    广州和天津的比较,以及广东和江苏的比较,其比较的本质是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能否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2010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3000多亿,当年天津是6500亿。广州在做或已做的东西天津也做,但广州做不了的东西天津也在做,比如大飞机、大火箭。更重要的是,广州这些年的发展主要依靠外资力量,特别是汽车,而天津则是内外协同,特别是央企这几年对天津投入相当大。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市场一体化、竞争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绝对不是说领导坐在一张桌子上就是一体化了。
    我们与天津是有实质性差别的,但是作为一个公认的中国最平民化的城市,广州最大的优势在于市场化的生机和活力。
    观点撞击
    未来发展在于吸引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
    “现在其他省份给广东的经济带来挑战,最关键的是广东对于人的吸引力在下降。”宋劲松说,“广东需要第二次改革开放,甚至第三次改革开放,需要能够在30年来在开放中创造自己优势的传统上进一步开放,可以跟国际上的社会管理制度、经济运行制度、法律商务环境等更全面地接轨。这方面南沙可以是未来的一片热土。”
    宋劲松还提醒珠三角城市吸引人才时并非只盯住高校,“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的整体人才储备,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一些引领型、创新型的人才带领。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并不是因为学校多,而是因为那里有创新的土壤和机制,培育成就了苹果等世界级的大公司,真正形成产学研的创新链条。现在深圳也初步具备这样的环境,培育了包括腾讯等一批高新科技龙头企业。”
    彭澎以广州为例,认为可以在自身城市特色上进行创新吸引人才。“广州要将传统的商贸业做成广东的服务品牌和标准,让人觉得全国最适合就业和做生意的城市,毫无疑问就是广州了。”
    关键词:一体化
    联手港澳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以前珠三角更多被人与长三角对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近年也迅速崛起成北方经济增长极。专家们表示,珠三角各市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也要尽力破除壁垒,加快一体化的步伐,与港澳联手一起打好珠三角这张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珠三角9个地市是9个兄弟,是9根筷子,全部都是单枪匹马打天下就容易折断,捆在一起就不容易折断。”丁力如此形容珠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性。
    网友商裔则以广州、深圳、香港都想做区域金融中心为例,指出只要在珠三角一体化下做好分工也完全有可能。“穗深港一起做金融大饼,共同的竞争对手是来自城市群的竞争,包括佛山也在做金融后台,几个城市形成一个产业链,大家一起将饼做大,共同抵御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宋劲松也建议珠三角一定要联手港澳,特别是香港这个世界级城市,一起打造大珠三角的城市群,它是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城市群。“大纽约的城市群,巴黎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等,这些世界一流的城市群目前在经济总量上比我们高,但是它们的规模、城市发展形态、内部结构等,都与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商裔则留意到,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海洋概念,珠三角面对着的南海对未来中国同样非常重要,可以珠三角为龙头主打南海战略的牌子。“面向南海几个省份,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包括香港、澳门等,有没有可能通过更紧密的经济合作,或者是通过中央的制度性安排,或者是通过地方的联盟合作,形成一个类似环渤海那样的经济区?”
    声音
    南方日报社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总编辑张东明:
    汇集民智提案民间  推动广东整体腾飞
    南方日报社社长张东明参与了围观会。他说,连续24年坐上第一经济大省位置、全省GDP占全国1/10强的广东能否又快又好地实现“两个率先”,不仅事关广东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切到全国发展一盘棋。南方日报特意推出专家网友围观会,组织专家学者和知名网友就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等不同区域展开面对面的头脑风暴,就是希望汇集民智、提案民间,和大家一起问道求解广东城市发展和区域协调,推动广东加快发展、实现整体腾飞。
    “双城会”报道及专家网友围观献策会,就是要调动全社会对区域发展的关注,让每个人都能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互动讨论中。如果说报道构筑了一个平台,那么只有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汇聚于这个平台,才能真正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才能让每个城市都拥有荣光和骄傲。
    张东明表示,读城是读城之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双城际会的报道,进一步推动广东思考如何深化珠三角的引擎带动作用、培育粤东西北的区域发展增长极等重要命题。特别是在珠三角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际,粤东西北仍有13个城市人均GDP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区域发展不协调正成为广东实现“两个率先”短板的背景下,我们更希望“双城会”能够成为一星火苗一条引线一个机簧,触发全省上下新一轮区域大发展的燎原之势,寄望未来真正能走出“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的尴尬。
    围观
    在昨日的围观献策会上,南方日报官网——南网做了即时文字实录,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友围观。
    @刘国琴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道,也都有自己懦弱之处。这是无法杜绝的事实,实事求是最重要。
    @张仁瀚:要说广州有迷失,迷失的是:岭南文化、岭南风貌、岭南风情。广州历史上的经济文化特征是民富官助,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成就,就是见证。
    @gz那时的风:GDP确实过时了,广州真要统计也肯定超天津。可惜这些年广州的发展有些茫然,环境是好了一些,福利是高了一些,但啥都只是一些,这与广州的地位很不相符!广州要坚持开拓,要更有远见,这个需要中央选派一些真正有实干和有魄力的人!而且,中央要坚持广州开拓发展,广州的官员才有干事的底气!
    @中下平民ZH:广州和深圳已经发展很深远了,再上一台阶性发展的动力已不足,往后应重点发展珠海,带动广东西南部发展,使三个角互相惠利,互相竞争,才能提高广东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广东整体发展。
    @Dee呀就是序号化:发展从来就是个难题。从基础做起,制度完善做起,监督法制做起。没有保障,就没有发展。有保障,有制度,自然会发展。
    总策划:张东明 王垂林 胡键
    总统筹:郭亦乐 梅志清
    郎国华 谭仕龙 柳剑能
    执 行:陈韩晖 胡念飞
    项目统筹:卢轶 曾煜
    南网编辑:李秀丽 余锦家 王宁
    摄 影:吴伟洪
文章转载自:珠三角未来发展“引爆点”在哪?·南方日报数字报·南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9 18: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