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1|回复: 5

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和传统 Web 产品经理区别在哪?做移动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4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web产品经理转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
发表于 2023-2-14 1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需要掌握以下相关知识: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的能量,2014年移动互联网产业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
发展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用户数

截至2014年4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4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发展背景

互联网创造了经济神话。我们在思考: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最终是这个国家所掌握的创新的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市场才是衡量创新价值的主要标准,而企业应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者。推而广之,如果在7亿手机用户这样一个消费群体上建立一个平台,使之广泛应用到企业、商业和农村之中,是否会创造更惊天动地的奇迹?
基本特点

       1、用户体验至上: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想要成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何了解消费者体现简单、精准的用户体验上,将决定其爆炸能量的大小,必须从与消费者发生第一点接触开始,越精确越好。
  2、盈利策略不可急功近利:这些客户可能只用过手机的简单功能,盈利模式的策略上,需要企业性化和简单易懂的指引,移动互联网的强大平台,已经成为全方位、立体式。
       3、找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物品和这个物品的位置密切相关的信息,最有杀伤性的形式,这种集定位、搜索和精确数据库功能的服务必定将手机提升到改变世界的境界。在产业链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的情况下,握在你手中最大的砝码就是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让你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资格,业务创新能力则决定了自己的“卖点”。
  4、把握移动营销新模型: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品牌文化,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客户,随之让参与互动,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模型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直接让正确的客户为企业说正确的话,冷冰冰的广告式营销终将在这个时代里慢慢衰退。
  5、整合产业链之外的资源:只要能把握移动互联网的前提,抓住行业强势资源,相关节点进行有效的整合产业的资源。

十大模式


  • 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
  • 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
  • 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 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
  • 移动电子阅读填补狭缝时间:因为手机功能扩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户身份易于确认、付款方便等诸多优势,移动电子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迅速传播开来。
  • 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随着随身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人们的移动性在日益增强,对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市场对移动定位服务需求将快速增加。
  • 手机搜索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助推器:手机搜索引擎整合搜索概念、智能搜索、语义互联网等概念,综合了多种搜索方法,可以提供范围更宽广的垂直和水平搜索体验,更加注重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手机内容共享服务将成为客户的黏合剂:手机图片、音频、视频共享被认为是未来3G手机业务的重要应用。
  • 移动支付蕴藏巨大商机: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移动支付业务发展预示着移动行业与金融行业融合的深入。
  • 移动电子商务的春天即将到来: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利用手机终端方便便捷地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多种支付方式,使用方便。移动支付平台不仅支持各种银行卡通过网上进行支付,而且还支持手机、电话等多种终端操作,符合网上消费者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和传统 Web 产品经理区别在哪?做移动 ...-1.jpg
发表于 2023-2-14 1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分享下自己的小想法。
首先,总结下移动产品v.s.PC&WEB的独有特征,如下:

  • 用户绑定,手机号
  • 好友关系,与通讯录的结合
  • 强LBS属性
  • 使用场景时间碎片化
  • 输入成本比PC更高
  • 网络属性复杂
  • 平台不同、机型众多
  • ......
由上,如果想做一个合格的移动产品经理,需要了解以下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 基于移动的帐号体系和用户关系怎么搭建?
  • Android&iOS&Pad的平台特性有哪些?
  • LBS可以在哪些场景下应用?
  • 怎样利用体感、光感、三轴陀螺仪等平台属性,做交互方式的创新?
  • 以下各种极端场景和边界case,如何处理?

  • 网络属性:无网络、弱网络、WiFi变运营商网络
  • 存储问题:不足&缓存的自动or手动清除
  • 访问权限的获取:通讯录、相机、麦克风等
  • UGC内容限制与提示:字数输入、照片上传等
  • 多平台、多设备:数据丢失&云同步、视频产品的多屏互动
  • 兼容性:历史版本兼容、后台播放的兼容处理
  • 适配机型:不同机型的适配
但是,尽管这些知识和技能尽管是必须掌握的,但总觉得这些就像表面招数,而非内功。
就像对于一个产品经理(无论WEB、PC还是移动)来说,PRD、原型、开会沟通等技能是只是招数,对用户的理解、对行业的认知和产品经理自身的积累与沉淀才是根本。
其实,有时候也在想,到底什么是移动移动本身与其实质是什么?优秀的移动产品经理,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到现在想的也不是很清楚,提供几点思路,供大家拍砖、探讨:

  • 移动是有限与稀缺。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流量与电量、用户有限的耐心。因此,稀缺的不再是内容和信息,而是注意力。这就致使我们思考:在移动端,把所有东西都堆上去显示信息的大而全,真的有必要么?用各种激励手段刺激UGC量的增长,真的有必要么?移动更注重以用户所需为中心的设计,私人订制化,少而精,根据用户行为习惯,提供其需要的。
  • 移动是一种服务。从PC时代和移动时代给传统产业带来的价值来看,WEB&PC互联网是人和信息的结合,而移动互联网是人和服务的结合。那么,WEB&PC产品的设计是以页面/界面、信息和内容为中心,而移动产品则是以服务和场景为中心。
  • 移动是场景的组合。移动产品不再是抢占用户量、使用时长。在用户使用手机的场景有限这一条件的制约下,怎样充分利用用户使用场景?甚至如何去抢占用户场景?针对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产品,怎样构建线下的商业场景?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 移动产品更注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从一上线开始获取100个种子用户,到成长期的拉新功能,到成熟期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再到如何转化用户,如何一步步进行商业化尝试与探索。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 移动是解决方案。个人拙见,觉得互联网产品就是一种提供给用户的解决方案,这个特性在移动端更为明显。如移动教育穿越时空界限、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让每一个有自我提升欲望的用户都能获得到高效的学习解决方案,就像单词产品的记忆算法、答题产品让用户查漏补缺,而不是把所有学习资料都堆到手机端,让用户去看、去选择。
  • 移动产品是传统商业模式的移动端展现。如生活服务类产品让用户享受到衣食住行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甚至在驱动传统行业的更新与变革。移动产品,让一些新的窗口打开了、使得一些新的机会也出现了。就看你会不会把握。
  • ......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从做产品的第一天,就倾向于去做能为用户提供真真正正的价值的产品,用简单好用的产品让用户获得自我提升、生活体验更优质,甚至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其实做移动产品,挺契合自己的产品理念的。(●''●)偷笑ing~做服务、做解决方案,而不是去仅仅满足信息呈现。
刚才说到移动产品是解决方案,那么移动产品经理,就是用户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想想都觉得好难。(┬_┬)快哭啦~~不过那又怎样?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与责任感,值得每个移动产品经理去努力。从招数提升,到内功修炼,让自己跟得上产品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ˇˇ)
~~~~~~~~~~~~~~~~~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思考,只是自己的一点小心得、小见解。不知道不成熟的一己之见是否过于固执与偏颇。欢迎大家来拍砖、相互交流与探讨:)(●ω`●)φ
发表于 2023-2-14 1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和设备导致的 差异这个人所共知,在不赘言。
这里只提一点 ,就是在用户使用心理上。大部分移动产品用户都看成为隐私产品,而WEB 产品大部分趋向于工具产品。所以在设计上和用户需求提炼上略有不同!
发表于 2023-2-14 10: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只分享一点点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
要搞清楚移动PM跟WebPM的区别,我想,首先应该搞清楚, 移动互联网 跟 传统互联网 的区别,或者说,移动互联网独有的特点。简单总结,或许有如下这些:
1、终端设备
传统互联网:主要的接入终端是计算机。计算机是高度标准化的设备,无论是Mac阵营,还是PC阵营(其他的架构不讨论了)。具体体现在:

  • 绝大部分个人计算机使用的硬件是标准化的
  • 绝大部分屏幕的分辨率在1024以上
  • 软件终端比较统一,都是浏览器(暂时不考虑客户端产品),虽然IE比较晕,但是总体上对于各种标准的支持并不会与其他浏览器相差甚远甚至完全不同
  • 技术标准相对统一,比如用HTML写页面;用CSS写表现;用JS写行为;用PHP、JSP等写后端;用MYSQL等管理数据库等。做出来的东西基本上认为是跨平台的
移动互联网:主要的接入终端是手机和各种pad(先不考虑类似什么智能家电一类的)。拿手机来说,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及计算机。具体体现在:

  • 硬件设计不够标准。有的手机用按键,有的手机用触屏。有的用方向键,有的用轨迹球。有的带有全键盘,有的用屏幕键盘等等
  • 分辨率千奇百怪。特别是android阵营
  • 平台不统一。计算机上浏览器虽然也有几种不同的核心和标准,但是他们大体上支持的东西差不多,因为有Web标准这种东西。而移动设备这边,虽然主流也基本上是ios和android两种。但是,加上后起的Windows Phone,加上日落西山的塞班,加上半死不活的RIM(黑莓粉丝请息怒),加上非智能机上面的Kjava,平台很多(同一平台有的也有较大差异),开发APP相互不兼容,移动Web应用又不成熟,所谓的WebView也不尽完美
2、使用情境和使用环境
传统互联网:

  •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传统互联网的情境相对正式一些,使用的环境也更加稳定。比如,我们可能会把笔记本电脑放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上2小时网,但是我们不会经常一动不动坐在桌子前,用手机上2小时网。
  • 使用环境决定了,传统互联网的接入会比较稳定。
  • 接入速度相对快
移动互联网:

  • 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境会更加随意一些。比如,地铁上、厕所里、被窝中。
  • 使用情境和环境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会更加碎片化。
  • 接入速度相对慢,接入不稳定。
3、用户群体和使用目的
传统互联网:

  • 群体广泛,学生,白领,科研人员,食堂大娘,小偷,都在用。目的广泛,可以用来办公、娱乐、学习等。
移动互联网:

  • 群体虽然也很广泛,但是会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应该还是没有会用电脑上网的人数那么多(虽然手机用户可能比计算机用户多)。并且,群体中的各种人和使用目的的分布也不一样。比如,相信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将其用来办公的人少一些,用来娱乐的人多一些。
基于以上的不同,或许从产品设计层面来看,会有如下的想法:
1、结合移动互联网的设备特点,扬长避短。
典型案例:

  • TalkBox以及微信。(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在手机上输入文字比较麻烦,而说话则容易很多。但是这个产品的核心,帮用户解决的具体问题,跟传统im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沟通工具。当然,类似摇一摇的功能除外。)
  • 切西瓜。(移动设备“特有”(算是特有吧)的触控可以做到很多用键盘鼠标无法感受到的体验。比如切西瓜这种应用,如果在计算机上用鼠标操作,将乐趣大减。但在ios和android上,就很有趣了。)
2、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环境,做合适的改进。
典型案例:

  • 夜间模式。(因为在夜晚,关了灯,躺在被窝里的时候,平常的白底黑字会很刺眼。这就产生了在传统互联网上一般不会遇到的问题,也即,产生了新的,独有的需求。)
  • 内容预读。(因为网络接入不稳定,在设计阅读应用的时候,可以在网络通畅的时候预读2、3页内容。这样,如果发生短暂的网络终端,用户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体验。)
3、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境,思考适合的产品。
典型案例:

  • 微博。(微博只能写140个字,这种东西天生就是适合跟移动互联网绑在一起的。适合利用零散时间,碎片化的分享一下自己的小心情,小感悟,小牢骚等。试想,如果微博没有出现,如果2年前博客才出现,你会在手机上写那么长的文章吗?)
  • Instagram(在传统互联网上,大家也会处理照片并分享。但是那时候,我们可以更多的接受较为复杂的操作。而在移动中,处理图片最适合的方式,就是,选一种效果,应用。别提供各种滑块让我调了。)
4、关注「移动」这种行为,以及手机这种设备所产生的特有的需求。
典型案例:

  • LBS。(用PC的年代,我绝不会想到走到一个地方,拿出电脑,选一下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搞什么“签到”。)
  • 通讯录。(天然的真实好友关系SNS。)
  • 大众点评。(我们总是会有一些临时需求。比如更朋友逛街,突然想吃饭。这时候我们一般不会随时带着电脑,但是会随时带着手机。)
恩,因为我是做用户体验的。所以很多时候,观点还是带着比较明显的体验色彩,说的可能不是很准确,请你注意。
关于 做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掌握什么知识?
我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依然可以看作是传统互联网的一个延伸。所以,首先你当然需要具备传统互联网PM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这个不细说了。
除此之外,我想:

  • 研究设备。你也知道,一切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必须是类似产品的深度用户。所以至少你得深入用一段时间设备才能有想法。
  • 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移动终端天生就是特别注重体验的,所以如果你之前就是一个偏体验的PM,你需要更加关注体验。如果你之前是个偏其他的PM,那建议你应该多看看UX相关的书什么的。
  • 研究行业。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深厚的背景知识。我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移动通信整个行业的发展。包括硬件制造商,服务运营商,其他的app应用开发商等等。这样有利于搞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容易弄清楚竞争对手。
  • 好吧,说句虚的,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移动设备的特点决定了,它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可能每天工作8个小时,都在使用电脑,我们可能回家娱乐2个小时,也在使用电脑。但是这些加在一起,才10个小时。而我们的手机,也许是24小时不离身的——虽然都说有辐射。
最后,要明确的一点是,几乎任何高速发展的领域里面,技术都不是问题。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的整体环境中的一些缺陷,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被解决。包括设备,包括速度等等。终有一天,一切现在的问题都将变成不是问题(当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想不到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或许更多的,还是「移动」本身。
另外,我也对移动互联网感兴趣,想深入研究。欢迎各位指导。
发表于 2023-2-14 1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互联网产品有两类:app和web。(可两者兼而有之)
关于web类产品,其实只要了解手机浏览器与pc浏览器之间的差别即可,这个差别包括:屏幕、操作、本地化接口等。
关于app类产品,则需要了解的更多:
1、产品载体不同,手机vsPC。
      必须了解两者的不同:屏幕、操作、输入、照相、定位、通信(电话、短信、3G、通讯录)、AR、方位感应、NFC、运营商,等等。
2、产品体验不同
     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不停地体验各种移动APP,看看别人在做什么,做成什么样。包括游戏、应用、工具、内容等各方面。
3、产品平台不同
     需要了解ios、android、wp7等平台的特性。以ios为例,必然要熟悉ios的SDK、越狱、破解、使用等技巧。
4、具体产品的不同对待
     移动互联网具体产品分为两类:(1)传统互联网的延伸产品、(2)移动互联网原创产品。第一类:各种现在业务的移动客户端,如微博客户端、qq客户端等;第二类:kik、foursquar、angrybirds等。
     如果你的产品只是第一类,那么你可能并不需要关心手机平台与pc平台的差别,你只需要关心你原有业务在手机上的展现形式即可;如果你的产品是第二类,那么你就必须非常深刻地了解和理解手机平台的特性。
     特别强调的是第二类:移动互联网原创产品,需要产品经理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能够创新,跳出传统互联网的束缚,并且深刻理解手机平台与pc平台的不同特性。这里,我希望我的解答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所以,我们回顾一下关于第二类产品的创新元素在哪:
     (1)触摸屏多点触控:诞生了angrybirds、cut the rope
     (2)LBS:诞生了foursaquar、街旁等
     (3)互联网短信:诞生了kik、米聊、微信等
     (4)摄相:诞生了facetime、tango、instangram、color等
     (5)通讯录:你想到了什么?真实的SNS?
     (6)互联网电话:你想到了什么?
     (7)AR增强现实:你想到了什么?
     (8)方位感应:你想到了什么?
     (9)NFC:你想到了什么?手机钥匙?移动支付?
     (10)手机号码:你想到了什么?无注册、无登录、无密码的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17 16: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