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1|回复: 0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9 19: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军著2017 ISBN:978-7-111-56729-5
第三篇 知识平台

第六章 知识平台的四个角色

1. 互联网知识平台的原型:亚马逊和滴滴(代表的是知识产品与服务的交易平台)、谷歌(代表的是信息与知识的匹配,在收入上依赖广告营销,是互联网上的主要收入方式)、维基百科(代表的是基于分享精神的大规模知识协作生产的典范,创造了全新的全球性知识体)。互联网平台决定了整个产业的走向,不管是内容提供商还是知识消费者。
1) 互联网平台是技术驱动的双边市场平台,它们是连接者、匹配者和市场机制设计者,是互联网经济的引擎是。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引擎是知识平台,知识平台连接着知识极客与知识消费者。目前看较为重要的是“产品化”。知识变现的本质,是把知识变成产品与服务,满足知识消费者的需求,也让知识生产者获得收益。
2) 在媒体资讯领域,人们阅读的是媒体文章,人们通过某个平台来阅读,变化的是平台:从报纸杂志,到门户网站,再到资讯客户端和移动社交网络。在出版这个典型的内容领域,出版社负责内容的生产包装,图书零售平台负责内容的销售,两个相互接力的平台连接图书作者与读者;在网络文学领域,两个传统出版业的平台被打破,作者写作,读者购买;读者也在平台上阅读。罗辑思维旗下得到App的付费订阅专栏也沿用了网络文学的产品逻辑。
3) 教育实际上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交互的过程,是一种“服务”。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只有学校这样一种平台。在互联网上有多种形态的教育平台,比如像淘宝一样的教育产品售卖平台,像电视台一样的单向播出平台,以及模拟教室教学体验的MOOC平台等。
2. 平台角色之一:产品化,把知识转化为产品与服务,如转化成一本书、一门课、一个音频节目、一个付费订阅专栏。
1) 纸质图书是已经完全定型的产品,平台所协助交易和交换是要重新创造的产品。因此,平台会深入介入知识产品的生产过程,平台的决策决定了知识产品长什么样。平台可能会自己生产产品,也可能深度参与部分内容的生产,也可能设定好规则后交由第三方来生产。由平台推动的产品形态由于有系统化的支撑,往往能够在数量上快速扩张,形成规模化效应。
2) 内容形态向来是互联网创新的前沿,会持续出现全新的创新形态。这使得知识平台或生产者要面对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产品形态是什么?知识产品的形态下三种业务的产品形态不一而足:媒体形态的产品有报纸、杂志、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科技博客、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微博自媒体账号、条漫、网络脱口秀、移动短视频等;内容形态的产品有印刷书、电子书、有声书、图书精读本、图书解读本、网络文学、免费音频节目、付费音频、付费电视剧或电影、付费订阅专栏等;教育形态的产品有线下小班课、线下大课、线下实战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视频公开课、线上视频录播课、线上视频直播课、线上视频讲座、移动视频直播、线下一对一面谈、线上一对一培训、微信群直播、微信群训练营等。
3) 第二个关键问题就是,产品价值是什么?尽管产品的形态多种多样,但交付给用户的产品必须得满足一定的用户价值诉求,这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从目前看,产品设计至少要重视产品的如下三方面的特性:
A. 生成性或原生性价值(generative value),是指产品在交易时产生的特性或品质,这是人们付费的主要因素。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将原生性价值细分为8类:时性(immediacy)、个性化(personalization)、解释性(interpretation)、可靠性(authenticity)、获取性(accessibility)、实体化(embodiment)、可赞助性(patronage)、可寻性(discoverability)。
B. 替用户节省时间,有两种方式:形式上节省和内容上节省;关注时间价值,未来好的产品是节省用户时间而不是消耗用户时间的产品。参考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罗振宇发明了“国民总时间”(gross national time,GNT)的概念。从这个视角关注的“时间”,就是过去人们讨论互联网所说的“注意力经济”,即在过量的可供消费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分配注意力;另外与时间有关的观念是来自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cognitive surplus)中,认为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的集合体,是一种全新的资源,如果能有效地组合和协作,总体可能会形成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C. 注重知识产品的解读难度,以及形成有效反馈。首先,所有的知识产品都需要,用户解读后,把它变成完整的产品。图书的解读难度最大,留给想象的空间也最多;视频的解读难度最低,而想象空间较少;现在的产品化,是重新划定完成与未完成之间的分隔线的过程:其一,用户看内容的时间变得碎片化,用户要娱乐化的内容;其二,由“弱反馈”变成“强反馈”。2016年移动直播的火爆从产品形态角度看,它体现了两种最重要变化:第一,它把我们消费知识产品所需要的“解读的努力”降到了最低;第二,它让用户的反馈非常直接,主播可以立刻做出反应。
3. 平台角色之二:格式化,创造新格式,或将新格式发扬光大
1) 最初,我们特别强调产品化的知识,也就是包装成产品的知识,而忽略了“格式化的知识”。格式所指的通常是更为基本、颗粒度更小的产品类型,如博客文章、微信文章、社交问答、60秒音频、10秒短视频、视频弹幕等。但我们也可把线下一对一面谈、在线讲座、在线课程这样颗粒度较大、可以直接售卖的产品类型视为一种格式。
A. 信息与知识格式化通常需要长期的演进,从人人可写的博客到140字的微博是一次关键演进,微信公众号文章又是一次关键演进,最新的演变则是短视频和移动直播。有时也会出现某些格式突然兴盛,如突然大热的移动视频直播带来的格式变化有:采用智能手机摄像头随时拍摄;观众可以发弹幕和送礼物参与互动;主播对观众做出实时反馈。这是过去几种事物的混合,初期以美女直播吸引眼球,但未来,这种格式突破可能带来很多可能性,用于娱乐、信息传播、教育等多种用途。
B. 只有个别平台才有机会成功推动某个格式,或者对某个格式进行改造,平台通常会协助一种格式内容完成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从内容生产、分发,到消费。如电子书epub格式存在已久,亚马逊通过电子书硬件Kindle,构建完整的电子出版和销售系统,将电子书格式发扬光大。
2) 选择格式化路径的平台,通常会将内容生产的门槛极度降低,让个人参与者走向所谓的用户创造内容(UGC),形成社区。在社区里,生产者即消费者。多数微小内容是不收费的,即便收费(如分答的60秒语音问答是收费的),也更多的只是将收费作为一种筛选过滤机制;无论是社区、维基、博客、微博,还是视频、短视频,它们都赋予内容创作者创作和分发能力,也倾向于让内容生产者免费提供内容。这是合理的,因为对绝大多数“内容创作者”来说,这不过是他们在消磨时间,最多是消耗自己的“认知盈余”。
3) 我们可以这样对比产品化和格式化:
A. 产品化是针对售卖的,它是平台和生产者共同完成的, 平台的重心在售卖,平台关注的是对接和匹配生产者与消费者。产品化是组合和叠加,形成能售卖的产品与服务。
B. 格式化是平台通常提供一套工具给生产者,构建一套从内容生产、选择到消费的全流程环境。格式化倾向于微小化,把内容变成单一的格式。每个能在竞争中出线并变得大众化的格式,都可能带来大变革,其影响会超过单一的产品。
4) 产品化与格式化都需要关注核心价值单元(core value unit),即被反复重复的内容单元。如报纸的一版或一篇报道文章;资讯网站的一个链接;传统音乐的一张CD;线上音乐的一首歌曲;一部电影;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的一篇推送文章;在线教育的一次直播或录播课程。
A. 软件和云服务领域的核心价值单元的定义是,你的产品或服务向顾客传递价值的最小可测量单元;是对一个顾客规模化销售你的产品的单位;是顾客为之付费的东西。对付费年度订阅专栏而言,价值单元是一天的文章,但用户付费购买产品却是全年的整体订阅;这与软件和云服务领域是相似的:用户付费单位是一个存储单位、一个接口调用。但为了有效使用,用户通常需要购买很多的数量,一个交易订单通常是一定数量的价值单元的组合。
B. 我们还应看一下“会员制”服务这种方式,在非实物型商品逐渐兴盛之后,多数会员服务转向了虚拟服务。很多知识产品公司的会员制既是产品模式,又是收入模式,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各类核心价值单元打包售卖
4. 平台角色之三:工具化,将知识转化为工具
1) 对于娱乐来说,一旦消费了内容,消费也即告完成。但对于知识的学习和传递,除了提供内容让消费者自行理解外,更好的做法是将知识转化为工具,从而使知识达成从“存在”到“实干”的跳跃。将知识、人类创意凝结成实体产品,这不是新鲜事,已经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售卖商品和售卖软件。如我们购买一台冰箱、一台手机、是包含大量知识、工具化了的产品。工具,是高度凝结的知识。
2) 在互联网中,将知识转化为工具,主要目标还是降低知识使用和应用的成本,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将知识转化为陪伴型的教练。如根据移动应用中的提示,完成相应的体育锻炼,记录跑步轨迹和社交的运动软件。一些阅读服务所做的,也是将原本需要靠老师完成的教导工作,程式化由软件来辅助完成;第二,将知识,流程,数据转化为软件工具,如会计软件,客户管理软件,和导航地图。
3) 在中国面向个人销售软件是一件困难的事,在实物商品领域和软件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厂家试图实现“产品服务化”或“商品服务化”,也就是把商品变成订阅式服务。
4) 目前这方面还没有很多创新,很多人不具备将知识变成软件工具的能力。但随着互联网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这可能是一个突破点,反复重复的操作,哪怕把它变成是列表式的检查清单,都可以减少再次学习和应用的成本。例如,“营销现在高度依赖少数天才的灵感发挥,而大众缺乏真正可以用来完成工作的方法和工具。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消费者变化太快太难预测,创意缺乏规律等,实际上我认为只不过是因为缺乏能够集合理论与数据的好用工具。我希望通过‘工具化的方法’,在未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开发出帮助营销人洞察消费者行为,并启发创意、生成方案的工具,让优秀的营销方案人人都可以获得。”
5. 平台角色之四:商业化,创造价值、分配价值、获取价值
1) 从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拉姆·查兰提出“执行”,克里斯坦森提出“颠覆式创新”,到这一次的“知识经济”,人们关注的不只是 “知识”,更把重心放在 “经济”上。对于平台来说,除了要构建繁荣的交易市场、社区和生态之外,它们也始终在设想、探索与实践的两个问题是:如何设计能给生产者带来收入的商业化产品?如何设计能够给平台带来收入的商业化产品?
2) 首先,互联网平台并不是挤压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收益,而是通过构建与运营,为市场创造整体价值,然后才能从平台模式创造指数级的价值增长中获得自己所应获得的价值份额。同时,互联网平台承担着在平台的参与者间分配价值的职责。由于互联网知识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平台的优势尚不明显,但平台已经在承担商业化的角色:
A. 第一,知识平台,通常以互联网产品来协助知识极客和知识消费者完成“知识生产—知识销售—知识消费”的闭环。
B. 第二,由于仍未有某种知识产品和格式被广泛认可,现在单一平台常独立围绕某种产品品类与格式构建完整的市场商业化的体系:包括定义格式、定义产品、培育生产者、教育用户等。
C. 第三,知识平台会像实物电商平台那样,会协助生产者介入前期营销、中期产品生产和向用户售卖内容、后期收款等商务流程服务的全流程,然后平台与生产者进行收入的分成,使得知识生产者可以专注于知识产品本身。未来,在商业价值明确的领域,产业分工会进一步细化,以平台为核心形成完整的生态。
第七章 知识商业画布

1. 要设计一家公司的战略,我们要回答一系列问题:
1) 我的业务是什么?对互联网知识经济来说,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是媒体型、内容型、教育型,还是两种或三种的融合?
2) 我的产品是什么?我们可以用知识产品矩阵来协助进行分析,知识产品矩阵包括两个主要维度,分别是产品目标与交付方式。
3) 我的业务逻辑是什么?各个元素怎么组合,如何形成产出产品与服务的系统?
4) 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在讨论互联网产品时,我们通常将产品模式和收入(盈利)模式分开,盈利模式关注的是怎样实现收入。
2. 知识商业画布是协助回答“我的业务逻辑是什么?”的工具,即我们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它可以在设计业务逻辑时使用,也可以在验证业务逻辑时使用;既可以用来分析平台,也可以用来分析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公司,包括7 个部分:平台/产品,平台所协助交换的主要是什么;知识生产者;知识消费者;资源方,平台或产品的资源方;商业化产品,目标是获取收入的产品;生产型社群;消费型社群。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2/3)-1.jpg

3. 透过知识商业画布看传统媒体机构(典型的自己生产产品的公司)
1) 以杂志为例,用户产品就是杂志,它的用户产品和商业化产品(杂志广告、会议及其他整合营销)是分离的;知识生产者主要是它的编辑、记者等员工,只有少量的专栏作家、摄影师等是外部合作关系。因此,杂志并不真的存在一个“生产型社群”,或者说,它的生产型社群就是由员工组成的团队。杂志的资源方主要是愿意接受它采访的人。比如对于时尚杂志来说,与之合作的明星是关键资源。传统媒体通常并不运营自己的消费型社群,它仅仅是通过渠道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其组建的用户俱乐部也通常是较为浅层的消费型社群。
2) 以出版社为例,出版社自己是平台,连接作者与读者,作者是知识/内容生产者(不是出版社的员工),购书人、读者是内容消费者,产品是一本本的图书。出版社要通过策划编辑来维系一个由作者组成的生产型社群,但一般而言这是非常松散的社群,因为作者之间通常并无互动。与传统媒体机构相似,出版社一般也不运营消费型社群。它的用户产品就是商业化产品,销售图书获得收入,而不是像媒体那样用户产品与商业化产品分开。出版社的相关资源方不太多,也许它进行宣传的媒体渠道可以看成一种资源方。
3) 虎嗅、钛媒体、36氪都可以看成由科技博客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机构,与传统媒体机构的关键变化是,它们的改变了传统媒体仅依靠自己的编辑和记者生产内容的方式,改由主要依赖外部作者生产内容。它们多以某种方式维系着一个生产型社群。
4) 网络文学平台类似出版机构,除了把网络小说拆成小块,持续更新、弯曲价值链让作者与读者直接互动外,它带来的最关键的变化在于将传统出版业分散的链条,变成由互联网产品进行整体协调的平台。它的业务逻辑和传统出版业相似,但运转速度要快很多,就好像“微信其实是一个邮件,只是它快到你以为它不是。”
4. 透过知识商业画布看新媒体机构(多数由微信公众号发展起来的)
1)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运作只需要少量的内容,它们往往采用类似于传统媒体机构的方式,即是由员工来生产内容。差别是,它们的团队人数通常很少,也不需要维持印刷和发行成本。运营微信公众号的新媒体机构,它们的用户产品是推送的微信内容,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一个消费型社群。这类媒体机构都在努力寻找商业化产品,比如软文营销、电商导流或自营电商、自有衍生商品、会议论坛、付费知识产品、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收费会员俱乐部等。
2) 新世相独特的消费型社群运作方式,最显著的业务逻辑是让用户行动起来:第一,它设计的规则要求消费者参与互动,在“新世相图书馆”这样一个类似图书漂流的项目中,用户可以通过付费获得看四本书的权利,但要求消费者必须在读完一本书后寄回,再换取新的书;第二,它通过高影响力的活动将用户主动卷入,在这样的高影响力活动中,资源方至关重要。比如在“逃离北上广”中,作为资源方的广告主,在线下和社交媒体上的广告投放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这个活动也自然地吸引了媒体、社交网络用户的主动关注,从而他们也成了资源方;在“丢书大作战”中,新世相邀请明星和意见领袖(KOL)参与,成为项目的资源方。提供图书的出版社也是资源方,资源方与项目之间是一种相互支持,利益交换的关系。
3) 短视频制作机构,它的业务逻辑和过去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是相似的:视频节目过去是出售给电视台,获得现金或广告位,如果电视台给的是广告位的话,自己需要进行广告售卖。现在是在平台上播放,平台可能提供资助、广告分成等利益分成计划,也可能让视频制作方也可以自己去承接广告营销。主要的变化发生在产品本身(也就是短视频本身)。
4) 有一些新型的机构本身就是社群,移动社交工具广泛普及后,社群越来越多。有的是非商业的开放性社群,有的是收费的封闭性社群;有的重点放在生产型社群部分,有的重点放在消费型社群部分;有的依赖于线下活动,有的则依赖于线上交流互动。观察TED业务逻辑的演变过程,它实际上是在运营一个生产型社群,它挑选讲者、培训讲者,然后搭建舞台让他们进行18分钟的演讲。这是TED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的部分;TED现在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又走了两步:第一步,它扩大了生产型社群。这就是TEDx计划,它将TED以演讲传递知识的模式开源,符合条件的个人与组织都可以申请以TEDx的方式组织演讲活动,这极大地扩展了TED式演讲的供给。但仅有这一步还不够,它只能影响到现场的人。第二步,将TED、TEDx现场演讲优秀视频在自己的网站和视频网站平台开放。这就使得它从一个线下的社群扩展到拥有线上产品的社群,线上视频可以影响更多的人。TED的理念是传播观念,它关注值得传播的观念(Ideas worth spreading)。线下演讲解决的是观念,而线上视频解决的是传播
5. 透过知识商业画布看平台
1) 各类平台的一些共通点是:它们通常都将生产者、平台和消费者三个角色分开,由平台通过互联网产品协调三者,平台自身也提供一些必要的功能;通常也以技术产品来形成生产型社群与消费型社群。其中,生产型社群可能需要依赖平台的运营人员来维护,而消费型社群则常由技术产品来协调;通常是将用户产品和商业化产品分开,平台获得收入的方式是为生产者、消费者或第三方提供增值服务。
2)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领域,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出现,它们不是平台本身、不是生产者,它们服务于内容生产者,服务于平台,也可能服务于消费者或广告主等。比如,移动直播的两类第三方新角色出现:“网红公会”(一种生产型的社群,组织网红在平台上进行直播的机构)和“网红孵化器”( 一种商业化产品,帮助IP进行商业化运营的机构)。
第八章 知识经济的商业模式

1. 人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知识的商业价值?通过四组对比理解知识经济的商业模式:
1) 产品模式与收入模式:对于传统的商品或服务公司来说,产品模式和收入模式是一体的:售出商品或提供服务,获得收入;分析典型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产品(用户)模式+收入(盈利)模式,尤其是平台型公司,产品模式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获取大量的用户,服务好用户;收入模式是设计商业化产品来获取收入;但传统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商业模式最终考虑的都是:如何获得足够多的收入,如何获得盈利,收入与盈利如何持续增长。产品模式和收入模式分开也解释了为什么“变现”这个说法在互联网业流行,变现就是把现有的资源变成现金收入;在信息和知识领域,产品模式和收入模式分开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传统媒体长期以来的做法是,电视台提供的产品是免费播放的内容,而它的收入模式是通过广告营销产品变现,即向广告主售卖广告。
2) 管道与平台: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管道”,企业采购生产资源,加工成产品以增值,然后将产品售卖给消费者,资源在这个管道中向下一个环节流动时增值,创造价值的是企业、企业的生产设施和员工;传统媒体更接近于管道:品牌构建、内容生产、渠道发行、广告营销。而互联网让传统媒体变成仅包括品牌构建和内容生产两个环节,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内容供应商,把产业结构变成了“知识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知识平台—知识消费者”,这意味着不同的收入模式。出版业则出现了网络书店、Kindle电子书、网络文学平台等新中介者。
3) 平台之前与平台之后。过去,教育的方式局限于在教室内由老师讲授给少数学生听。MOOC带来的变化有:放开了学员的限制;课件可以重复播放;不同的教育机构都可以在平台上开设课程,学生可以跨“校”选课。它深刻地改变了媒体、教育、内容三种业务背后的经济算术:媒体的经济算术是,集中生产内容,集中售卖给广告主,单篇内容成本较低,售卖单元内容不足以覆盖销售成本;内容的经济算术是,单元内容的成本比媒体高,可以独立售卖,同时销售数量可以规模化;教育的经济算术是,单元内容的成本最高,售卖单价也较高,但难以规模化。平台出现后,媒体的广告收入受到影响,这使传统机构走向了通过会展获得收入,这就售卖唱片的收入减少之后,歌手通过现场演出获得收入。还有一个重要变化是,平台使得个体不必依赖于媒体机构,从而出现大量的自媒体,这是平台改变成本结构带来的变化;媒体直接售卖内容,也有媒体机构转向了教育培训业务。在互联网平台出现后,教育的边际成本降低,数量上从整体看可以规模化了,这使得大量教育业务在市场中出现。
4) 抽佣方式与增值方式
A. 平台至少要考虑三类利益:第一,平台所构建的市场的健康与长期繁荣;第二,平台所构建的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和它的持续增长;第三,平台自己所获得的收入。
B. 大体来说,平台获得收入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每单抽佣方式,也称“抽水方式”。这种方式对平台各方都较为直观和易于操作,但是对于成长期的平台,每单抽取分成可能会削弱平台的长期繁荣,阻碍平台整体销售额的增长。因此,很多互联网平台在发展期,为了形成繁荣的市场,甚至会补贴交易各方;第二种,增值服务方式。对于非交易型的平台,比如媒体、线上社区、线下社群,不同用户群是在进行信息与知识的交换,但它们用以交换的不是金钱,可能是时间、声誉等,这使得抽佣方式是不可行的。因而,它们必须通过增值服务获得收入。增值服务模式是更着眼于长期的模式。
C. 有的电商交易平台宣称“免费”,通常指不收取入驻费、单个商品上架费、单笔交易分成等。但有多种收入方式:为卖家提供广告营销软件增值服务;提供支付服务而在单笔交易中收取佣金,通过累计的资金获取增值或提供金融服务获得收益。是否对单笔交易抽佣,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开发什么样的商业化(变现)产品,就是平台在设计自己的收入模式。
D. 对于知识产品与服务提供者,因为单笔交易抽佣的方式风险较低,我们只要考虑:哪个平台可以让我们实现较高的总收入?扣除平台收费后,哪个平台可以让我们获得较高的毛利润?哪个平台更有利于我们的长期发展?
2. 知识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收入模式:卖广告、卖货、卖知识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2/3)-2.jpg

1. 知识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产品模式和收入模式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创造用户想要的商品,如何设计合理的价格与定价方式,如何将它卖出去,
1) 卖广告(向第三方收费),总的来说有如下方式:硬广、社交营销活动、刊发营销文章;撰写和刊发营销文章,即所谓“软文”; 举办自主品牌活动获得赞助,或为客户定制活动;通过平台提供的营销工具获得收入,获得平台的补贴等。这些卖广告或卖货背后是创意驱动的。
2) 卖货(卖实物商品),媒体、自媒体或知识机构走向售卖实物商品是自然的选择,因为它们拥有“粉丝”,而内容向来是商品的优质筛选器。有几种途径:为电商导流,获得交易佣金;开设商城,售卖精选商品;自己设计、生产和售卖特色商品。在实物商品中,最常见的、标准化的是图书,它具有品类多、销量呈现长尾的特征;对自媒体来说,在线售卖第三方的专业服务(如旅游产品等)也属于卖货;自己设计、生产和售卖特色商品的时间很短,但这段卖货热潮也给它们售卖非实体的知识产品与服务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3) 卖知识(卖虚拟化的产品与服务),面向个人卖知识大体上有两种卖法:把知识转化为内容,像卖图书一样售卖;把知识转化为服务,像卖课程一样售卖。
4) 案例一,由马东、黄执中和胡渐彪推出的“好好说话”音频课程是喜马拉雅FM平台上的爆款,其变现思路是独家零售,每次5~6分钟的音频把当天课程的整体逻辑拆解成三步,方便用户记下来,内容定位是实用。虽然它是建立在《奇葩说》基础上推出的,但这款产品的做法和卖法都不是衍生品的做法,它是一款有技术含量的现象级产品。在线下,用户自发形成了基于这款产品的微信群,每天都有人在群里讨论。而《奇葩说》属于批发性质,节目本身的收入方式可能是广告(典型的媒体路线),但作为制作方也可以售卖节目内容给平台,从而获得收入。
5) 案例二,“凯书讲故事”的变现思路是用免费内容探知用户需求,待用户暴露出使用习惯后,再做出付费产品去满足他们,其商业模式是提供免费内容(媒体)、售卖内容、售卖实物商品和售卖教育四种方式的组合体。“凯叔讲故事”版本的《西游记》,先是被做成付费音频售卖,然后生产出了一款类似在玩偶里塞U盘的故事机,持续演化最终成了精美的随手听;开始做用户运营后,通过建微信群来连接这些年轻父母,开始组织“妈妈微课”,邀请教育方面的专家免费为年轻父母讲课,解答疑惑,疏通心理;在此基础上,王凯又发展出“父母训练营”付费项目,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可随时与专家联系并提问,学习期间还需要提交作业任务等。每次训练营都会有800多人参与,价格从100元到500元不等,复购率达到40%;针对儿童和父母的相处沟通问题,王凯还运营了一个 “凯叔任务”的项目,用户通过参与这个任务可得到勋章。“故事内容是在塑造小孩的价值观,而一些活动任务则是要帮小孩建立起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3. 知识平台的主要收入模式:广告、交易佣金、增值服务
1) 线上商城,平台所追求的是交易总量,每单抽取交易佣金和扩大交易总量是相互冲突的,这使得线上商城走向提供增值服务、提供商业变现产品来获得收入,比如淘宝向卖家提供一系列营销工具获得收入,如淘宝直通车、钻石展位以及阿里妈妈提供的淘宝客等;线下商城,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城的交易总量有明确的上限,这使得商城每单交易收取佣金和收取租金两者并重,并可能通过收取各种附加费来扩大自己的收益。
2) 非交易型平台,如社交网络、移动社交,很自然地走向了增值服务。领英LinkedIn的商业变现产品不以普通用户为目标,而是发布面向猎头和企业人力资源(HR)的增值服务产品。
3)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领域,知识平台的形态、产品模式、收入模式还都在生成过程中:一部分平台前的重心还都在用户产品上,扩大用户规模和交易规模,补贴生产者、完全不收取佣金、收取较大比例佣金的收入模式都有;一部分不是只做连接和匹配,而是深入介入知识产品生产过程,如混沌研习社的运作方式更像是一个较大规模的独立生产者,它自己同时具有分发能力,因此它既可向生产商方向发展,也可往平台方向发展,售卖其他生产商的产品。
4. 附录8A 从媒体生意(media business)到内容生意(content business)
1) 现代的媒体生意,指的是把内容免费,从第三方获得营销收益,本质是“影响力生意”, 影响力在这里是泛指,可以是媒体品牌、用户覆盖范围、信息速度、专业质量、社区质量等。(一般被称为媒体的,通常具有连续出版的特征,而不是像电影那样是离散性的;很多针对媒体的投资会被视为所谓义利并举的“影响力投资。)比如,谷歌的生产行为是用各种方式获得影响力,产品是为用户提供免费信息,获得收益的主要方式是关键词广告。
A. 获得影响力后,媒体通常通过三种方式—广告营销、活动社群、专业服务,将其“货币化”,也就是获得收益:越大众化的媒体,越依赖广告,如电视和大众平面媒体;向细分受众进发,它逐渐依赖活动和社群,比如行业杂志,通过线下活动及会员费获得收益;走向最后的窄众,通过专业服务收费,最成功的是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终端的彭博新闻社,借由媒体的专业知识和财务优势,介入某个交易环节,是更进一步的专业服务。
B. 专业服务分化出媒体电商,将用受众转变为购买者,向他们售卖实物商品,细分为直接电商售卖和获取佣金两大类。一般媒体电商不介入所售卖商品的生产环节,或者至少不是完全由自己来完成所售卖商品的全生产流程,而是专注在自己所擅长的内容、影响力、用户关系部分。最佳案例是东方财富网,从股票投资社区扩展到理财产品销售;罗辑思维通过定制产品对会员实现了图书的溢价销售,而图书多数是按定价打折销售。
2) 互联网对媒体生意的商业冲击,破坏了广告收益模式,也就是破坏了整个媒体生意的第一块商业基石,大型互联网公司拥有更大的用户覆盖规模和专业人群细分;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连续出版的效果,广告营销团队和内容生产群体都受到冲击,再加上网络有超强的内容分发能力,,这一切最终驱动媒体成为内容制作方,与商业收益产生断裂,从而主导权和获利能力变弱。但现在普遍不看好媒体生意的广告盈利方式的观点影响下,我们还是应该了解,广告营销依然是多数媒体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对于网络大平台来说,用户是动态的,对媒体和内容生意来说,用户是静态的
3) 内容生意,指直接出售内容及衍生产品从而获得收益。图书、音乐、演出和电影都是典型的直接出售内容的内容生意。虽然也有广告营销收益,但主流收益是售卖所产生的收益。其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只要制作出优质的、有长期生命力的“内容”( IP),这样的内容可以长期售卖、多次衍生、围绕它建立社群,用来对抗单次内容的不确定性。这个特征是很多内容公司试图创造独特内容并长期保有的原因。
A. 内容生意的货币化方式是:直接售卖、二次售卖、间接售卖。以、电影业的直接售卖的是影院放映;二次售卖的是衍生产品;间接售卖的是将版权售卖给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或者将版权售卖给游戏公司,植入式广告;体育生意的门票和衍生品(球员衣服),以及将电视转播权售卖给电视网,冠名权和球场的广告权益都属于直接售卖;,它长期存续,周期性发行,能建立紧密社群,有着部分媒体生意的特点。
B. 内容生意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前置投入,而“作品”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生意。对比起来,媒体生意的特点是,有较大的建立系统的成本,但到了定期性内容生产环节时成本并不高,因有固定的用户群与客户群,收益相对可预测。
C. 培训教育,广义上说也是内容生意,只不过一般来讲,它拥有优质内容之后,只要抓住直接售卖这一环节就足够了。培训的商业本质是售卖课程,但现在很多从媒体、内容延展来的培训,实际上提供的是活动和社群。
第四篇 知识个体

第九章 知识极客与知识匠人:五种知识生产者

1. 富有创造性的作家应该效仿莎士比亚的做法,向人们提供看似流行但实际上却寓意深远的东西。我们都在不停地思考:我的角色现在是什么?我的角色可能是什么?我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2. “知识极客”,是互联网知识经济的核心人群,可以分成五大类:
1) 知识原创者:塔尖的少数人。互联网没有给原创者的工作逻辑和工作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仍在寻找内核性的事物,即可以在数量上或影响力上具有极大扩展性的内核。因此,知识原创者所创造的东西往往很难直接被理解和直接应用,这使得他们和普通大众之间需要解读者,这也使得他们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知识经济带来的较大的经济收益。
2) 知识传播者:知识经济的主流人群。在信息与知识领域,内容和教育三种业务形态本质上都是关于传播的,解读者(以他们自己作为载体,理解高浓度、艰深的知识,将它变成更易理解的和接受的)、传播者(将知识转化为易传播的内容,扩大知识的影响面,吸引人去深入学习)一直是人数最多的角色。
A. 现在的“知识明星”做的就是知识的解读、传授与传播。在很多领域,都有人宣称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其中少部分的确是,但多数只是一种传播手法。技术和平台赋予这群知识传播者以活力,传播知识,有很大的娱乐成分。
B. 那些有传媒经历的人,通常不排斥做知识的传播者。例如,“李翔商业内参”定位“你的私家商业知识秘书”,替用户收集和整理商业新闻、知识和观点。它精炼信息和知识,注重服务性,为每条内容打上诸如“可以做PPT”“可以做谈资”等标签。
C. 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重在传授,而非传播。传播是告知,是一对多,触及尽可能多的人群;传授,回到根本是一对一,是传授者与学习者的一对一互动。他们更关注教与学、教育方法、学习方法。
3) 知识产品经理:管理商品与构建系统的人。“产品经理”的说法最初源自宝洁,是全面负责一款商品的人:确定开发何种商品,组织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和销售,并且负责一款产品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收益。互联网产品经理负责产品设计,管理或协调开发过程,并推动后续运营和持续迭代。与产品经理协作的,是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产品经理开发一个系统,运营人员运营一个系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实际上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应全局地看产品。知识产品经理=主编(负责内容)+出版人(负责商业)+营销总监(负责广告销售,营销)。知识平台的产品经理是构建一个支撑知识商品或服务的系统来生产和销售知识商品:
A. 规划系统,设定它的整体业务逻辑,包括目标、功能、用户和商业模式等。
B. 设计系统,将规划变成设计蓝图、设计细节和体验设计。
C. 开发系统,与工程团队一起将设计变成可运行的系统,并迭代开发。
D. 运行系统,与运营、营销等各部门合作,将系统变成实际运行的产品,达成用户目标和收益目标。
4) 知识经纪人:是将知识产品或服务营销和销售出去,实现商业价值的销售团队。这群人的角色可能不像过去那么鲜明,他们可能是知识平台里各种职能的工作人员的融合,如营销、设计和编辑等,形成精干的团队。
A. 好的内容生产者具备三点:第一点是产品意识。一个合格的产品,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频率的稳定性和质量的稳定性;第二点是效率意识和用户意识。一定要提高效率,靠近和服务你的用户;第三点是价值意识。你想要做的产品,必须要对整个生态有一些正向的、建设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索取。
B. 平台倾向于不是雇用“知识传播者”,把他们变成员工,而是试图与他们形成“联盟”关系,提供互联网交易平台给知识传播者,同时也从各种方面支持知识传播者。
5) 知识价值领袖:与知识原创者关注知识本身、知识的原创性不同,他们更关注“价值”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人。有的人可能创造或传播了革命性的观念,如提出知识经济与知识工作者概念的彼得·德鲁克;有的人可能创造出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知识平台、知识体,如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威尔士、操作系统Linux的开发者李纳斯;有的人可能创造出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知识公司。
3. 互联网知识经济的未来:平台和匠人个体共存的时代。不论是知识的创造,还是知识产品化,都是很难规模化的。“肤浅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特别吃香”。但是,肤浅创造不出知识和知识产品,知识和知识产品需要“缓慢的匠艺时间”,这使得知识产品与服务的未来,必然是平台和具有匠心的知识极客个体并存的时代。
4. 6个智慧的支柱(pillars of wisdom)帮助我们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对抗碎片化:最重要的三个支柱是:大学及以上教育、个人兴趣领域和当前职业领域;其次是待学习领域和其他领域,包括有些已经失效的知识。
第十章 如何做一个精明的知识消费者

1. 收费知识产品让我们更容易得到有针对性的知识,同时也面对各种兜售:我们会问为什么需要,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结果,甚至我们还要说服自己或被外界说服:你真的需要。要消费知识,我们通常要很久之后才知道结果,知识产品的结果与期望不一致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对它的吸收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我们的投入与努力程度,而不只取决于产品本身。
2. 做一个精明的知识消费者,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如何选购(筛选),如何消化,以及如何使用。四个评估标准用来帮我们判断“要学什么”:深刻见解、行动、伦理道德和实践机会
1) 从个人的知识整体和单个专业方向两个方面分别认识自己:我的知识之屋的支柱是什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消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知识,对于远超自己知识背景和能力的知识则很难消化。总是消费容易的知识相当于吃糖果,吃太多通常有害无益。
A. 每个人的知识支柱都是在不断进化迭代,我们每个人都不妨自问:有什么已有的知识支柱值得被高效利用?我们要努力在学习中建立哪些新的知识支柱?
B. 《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提出了牺牲原则、真理原则、权力原则、美的原则、生命原则、记忆原则和顺从原则等。我们可以观察知名人士和周围的朋友,看这些支柱如何支撑他们个人的智识发展与事业发展。
C. 大师和普通人的知识之屋的区别在于:第一,支柱的坚实程度和高度不同;第二,各支柱的匹配程度不同;第三,它们组合形成的空间不同。乔布斯的知识支柱是科技产品、商业、品牌营销、艺术设计,他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
2) 通过知识框架去对抗碎片化。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时,我们应先掌握这个领域的总体框架。好比要建一幢大楼,先建大楼的基础和框架,再建墙壁,装窗户,进行室内装修等。这样的思路可以用到几乎所有的领域,不管是是自己的专业还是兴趣领域。
A.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持续地接受各种新观念、故事不是什么好的策略,市面上流行的新观念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我们很容易在观念碎片中迷失。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先建立创业必需的商业与管理观念的框架:比如使用“商业模式画布”做·战略与产品规划;利用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建立品牌与营销;借鉴如韦尔奇和格鲁夫的一般管理,包括如何管人、管事、管财务、像CEO一样思考等。有了这个框架,在听到颠覆式创新、从0到1时,我们就知道这是进行战略与产品规划的新思路;在听到“超级IP”时,我们可以用它来丰富自己的品牌营销工具库;在听到合弄制、人人参与决策这样的外部观念时,我们可以借用它,实践它,加上,来自己的反思,内化成自己的一般管理模块。
B. 提高管理能力,整合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观点,关注如何提高生产率,以及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主要关注管理者自己,这个框架合起来包括如下要点:第一,管理者怎么让自己变得卓有成效:关注自己的时间分配和使用方式,关注“我能做出哪些贡献”和“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第二,用格鲁夫的“早餐店的生产线”来了解如何进行产出导向管理,从“事的逻辑”的角度掌握如何提高生产率;第三,了解有什么样的具体工具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生产率:开会、决策、激励下属、招人与留人等。
C. 我们还应当定期地回顾和优化自己在这个新领域的知识框架。在跨越某个知识与经验阈值之后,我们常常会发现更有效的框架,之前的框架需要彻底废弃
3) 通过“输出”和“使用”学习。不只是使用知识,然后提供反馈,产业界的实际运用甚至会超越学术界的研究,反过来指引学术研究。
A. 在使用知识时,注意:第一,不能把碎片化的知识不加思考地投入使用,应当经过消化、吸收,有意识地转换为针对自己实际情况的可行方案。第二,不能教条化地使用知识,即使判断理论和假设是有效的,也还是需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B. 书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较稀疏,需要我们用想象和思考去补全,读书使我们处在一种主动活跃的状态。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作者的逻辑很流畅,读书后我们自以为很懂,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一个可行的改进就是强调“输出”:做摘要,整理系统性的思维导图,撰写阅读笔记,向他人介绍这本书,举办讲座系统地讲述知识的消费者首先必须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C. 能否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是验证自己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关键指标。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这样的输出方法来学习时要注意避免两个陷阱:之一,对于一些无法直接重复和验证的领域,这样的输出过程可能有事后合理化、美化的倾向。从对自己负责任的角度讲,我们应当做到至少对自己真诚,我们在听他人的经验分享时也要意识到讲者有这种倾向;之二,这样的输出之后,我们可能错误固守自己的经验,固执地认为自己所总结是对的,在未来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变化时失去灵活性。
D. 管理方面的四种伪学习:干货式学习、自嗨式学习、鸡汤式学习(往往忽视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把公共层面的制度问题、行业层面的战略问题、企业层面的管理问题全部简化为创业者个人努力和个人奋斗的问题)和“粉丝”式学习。
4) 通过分享与交流学习:促成真正的交流,针对性知识的价值最高。问好的问题,得到有价值的答案;多倾听,然后给出有价值的反馈。所有真正有价值的知识,都不是普遍的一对多,而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知识只有在真正的交流中才能产生
A. 知识产品的一个根本特性是,图书、课堂、媒体或所有其他一对多的知识传递,都只是建立一种对话的基础。有了这个对话的基础,我们能够与现实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而不是仅仅通过分享和交流来改进学习的体验感。
B. 知识没有高低贵贱,并非普适性的、高深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针对性的知识,是和场景知识是相通的。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认为,“在各行各业中,对人们的了解、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对特殊情况的了解”是宝贵的财富。
C. 读书的时候,书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因为通过读书学到的是显性知识;当你玩游戏时,首要的价值是游戏怎样促使你思考,即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D. 付费知识产品的基本逻辑不是它们本身是有价值的,而是把我们这些知识消费者纳入其中之后,我们与产品一起形成更大的整体价值。由于现在的付费知识产品的价格往往并不高,我们很容易成为知识的收集者,但收集却不使用。
3. 观念型知识:撬开我们的壳,让我们看到新的世界,促进我们思考和反思;工具:让我们把理念变成实践,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化的工具价值更大。工具方法论:要学习理念,更要掌握工具;了解工具背后的逻辑、适用之处、优点与不足;使用中的工具才有价值;最重要的工具是自己的工具,尤其是经过调适和改造过的工具;
第十一章 知识的工具化:知识消费者的个人目标

1. 技艺(知道怎么做)优于知识(知道什么)。所有的理念都要面临从观念到实践的过程:我们接受观念的冲击,并且试图把观念应用到自己的领域。商业领域是理念和理论最多的地方,都是和实践紧密关联的。直到这种直接转换不太成功之后,我们才发现工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弱理念、强实践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与清单(checklist)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2/3)-3.jpg

1) 商业模式画布将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放在一张图中,协助我们理解一家公司的业务包括9个模块:重要伙伴(key partnerships);关键业务(key activities);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s);客户关系(customer relationships);客户细分(customer segments);核心资源(key resources);渠道通路(channels);成本结构(cost structure);收入来源(revenue streams)。编写和记录自己和行业优秀公司的各个阶段的商业模式画布连起来看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看到演变的过程。
2) 检查清单是行动指南。当我们试图把知识变成工具时,最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把它变成一种包括关键元素的检查清单,从而减少错误,提高协同,持续改善。
3. 强理念、强实践的工具:敏捷(源自软件开发)和精益(源自工业生产)软件开发,二者有着相似的价值观,都强调人的学习能力和自组织,强调尽早推出产品,根据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
1) 精益的重要特征是持续改善和消除浪费。敏捷软件开发是对强调计划的“瀑布式开发方法”的反抗,提出的4个价值观是:个体和互动胜过流程和工具;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详尽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2) 将敏捷和精益运用到实践中的三种具体方法:
A. Scrum,是橄榄球赛的名词,指的是全队通力合作把球往后场传的一种方式。把软件团队比作橄榄球队,全队有明确的最高目标:发布产品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团队高度自治,成员紧密合作。Scrum不像瀑布式开发方法那样预先设定好路线,它最根本的想法是“检视与调整”,强调朝着目标前进,不断调整。Scrum的核心做法是:形成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产品需求清单;组建多个小规模、跨职能、自组织的开发团队;将整个开发周期划分成短小的、固定的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要有通过测试能发布的版本;持续调整版本发布计划;持续调整流程,不断优化开发流程。专业名词包括:冲刺(sprint,指一次迭代周期)、产品需求清单(backlog)、开发团队负责人(scrum master)、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
B. 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ing,XP),区别于Scrum的重心放在团队,是一套系统的、紧密关联的方法,要把它引入开发就要相对全面的使用;XP放在代码层面,是一组工具集,根据需要选择合用的工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工具进行调整,继续引入新工具。包括:持续集成、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集体代码所有权、增量式设计改进。
C. 看板,源自丰田,是指丰田的将精益生产系统连在一起的可视化物理信号系统,即把所有信息汇合到一起一个“板”。软件开发看板在含义上有很大的不同,通常把开发过程分成需求、已选中、开发(正在进行、完成)、部署、上线等几个过程,用贴在看板上的卡片代表开发任务。根据丰田看板的实践经验(降低库存,可以释放资金占用),运用看板有一个关键理念是限定在制品,即限定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任务项目数量,“看到”有助于“理解”,比如Tower等项目协同软件把原本是流程和方法的看板工具,变成可以在协同软件中使用的工具,并用代码来把工具固化下来。
4. 更大规模的工具:丰田生产方式与精益体系(lean production)
1) 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彻底杜绝浪费”,有两大支柱:自动化(把人的智慧赋予机器)和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丰田自身也有很多在使用的工具,包括小组(cells)、看板(Kanban)、错误预防(mistake-proofing)、快速换模(quick changeover)等。
2) 丰田模式的4P模型,是一个四层的金字塔:最底层是理念,着眼于长期的思维;之上是流程,杜绝浪费;再上是员工与事业伙伴,尊重和激励他们,使他们成长;最顶部是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与学习。
3) 丰田模式的14 项原则:原则1:管理决策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目标也在所不惜;原则2:建立无间断的操作流程以使问题浮现;原则3:使用拉式生产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原则4:使工作负荷均衡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原则5:建立立即停止以解决问题、一开始就重视品质管理的文化;原则6:标准化的任务和流程是持续改进与授权员工的基础;原则7:运用视觉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原则8:使用可靠的、已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支持人员及生产流程;原则9:把彻底理解并拥护公司理念的员工培养成领导者,使他们能够教导其他员工;原则10: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原则11:重视公司的合作伙伴与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帮助其改进;原则12:亲临现场查看以彻底了解情况(现地现物);原则13:不急于做出决策,以共识为基础,彻底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快速执行决策;原则14:通过不断省思与持续改进,以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4) 丰田的现场5S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n)、素养(shitsuke),也被称为整理(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条理(需要的东西随时可以拿到)、整洁、标准化、维持。让工厂空间保持整洁,营造没有混乱的工作场所,让不符合常规的问题可以一眼被发现
5. 可视化:丰田生产方式的每个方面都被总结成具体可投入使用的工具。
1) 工作过程的可视化:工作内容,工作体制,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2) 想法的可视化(格式报告),一份A3(或A4)大小的解决问题的报告,让公司内的团队能够对信息达成一致,并就此形成决策。解决问题的A3格式报告包括:背景、当前情况、目标、根本原因分析、对策、效果确认、跟进措施7个模块;提议型的A3格式报告包括:背景、当前情况、提议、分析/替代方案评估、计划的细节、尚未解决的问题(可选)、实施计划的进度表7 个模块。同时,丰田的A3格式报告也融入了解决问题流程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6. 运用工具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调适工具或形成合用的工具组合;我们要回顾和总结,把自己的经验变成新的工具,把自己从工具的使用者变成工具的创造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17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