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回复: 1

豌豆荚的内容入口与移动搜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1 07: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豌豆荚获得软银1.2亿美元融资这事过去有将近一周了,这一周之内,参加了豌豆荚的发布会,听俊煜跟媒体聊了聊情况。也加上自己对豌豆荚以及移动搜索的理解,写了这篇答案。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软银这次投资和豌豆荚未来的发展。也许后面的回答者能有更深入的信息,欢迎交流分享。

关于内容入口。
豌豆荚一开始的愿景是做手机的内容入口。用户在这里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在这里消费内容,它将是个基础服务。这里内容的含义是比较成型的标准化的数字消费产品。豌豆荚作为内容入口,帮用户找内容、下内容、管理内容。而内容汇集、搜索和分发在互联网商业版图中具有重要价值。
现在回头看豌豆荚实现这个愿景是分步实现的。先是做手机助手,然后是应用搜索,到现在是内容搜索。
移动互联网初期,3G和WiFi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先要做手机助手,类似于诺基亚PC套件的软件,用USB连接,以PC管理手机上的信息。然后是搜索众多应用商店中的应用,做应用分发。这期间还有其他的功能和内容形态。到现在变成内容搜索,包括视频、游戏、壁纸、电子书等,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上内容消费的主要形态。在此之外,新闻、散落在论坛或博客等地的文章内容、问答解释类的信息等还不是重点,被排除在外。豌豆荚聚焦于主流内容形态。
豌豆荚在“内容”这个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搜索。内容入口做下去,不可避免地要想搜索的问题。最开始让用户在PC上能够管理自己的手机,包括应用、视频、音频、电子书等内容以及短信、内存等性能管理,这里面已经包含对内容的企图,只不过是帮用户管理已经拥有的内容,能灌进自己的手机。然后是应用搜索,接入多个应用商店合作伙伴,集众家之长,让自己成为全网最全的。进而是视频、游戏、电子书、壁纸这些消费量大又比较标准化的内容产品,升级为内容搜索。围绕自己的愿景,即使走了弯路,自然也会做到这些步。而最终做了搜索、奔着内容入口去了,这个未来想象空间就大了。


关于移动搜索。
面对移动互联网浩瀚的内容,
用户也强烈需要有工具帮助他们在众多信息中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移动互联网也同PC互联网一样,在门户、导航等等大超市之外,也需要一个移动搜索来链接全部,全网寻找。比如在知乎App里搜到知名用户马伯庸亲王,或者在视频网站爱奇艺App里搜到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或者在高德地图App里搜天安门怎么走。这些都是搜索行为。其实用户希望一个搜索框能集合所有的App中的搜索,在这一个搜索里面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不管它是个App,还是条信息,还是个娱乐内容。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PC互联网,做移动搜索不能用传统搜索的思路。
传统搜索用链接连结一切网页。Google的思路是PageRank一套复杂的算法,所有网页互联互通,像一张大网一样网络Internet,Google把最重要的那个网页排在搜索结果最前面。百度也类似。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形态消费内容是App客户端为主,在网页之上是用App建立起来了一个个城堡,一个个App之间是不连结的。网页那套搜索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些显得脱节。你搜到的都是PC网页时代留下的那些网页,那有些App里的最新创造的信息搜不到,那这个体验就不好了。也就是说传统做网页搜索的思路在搜信息时,被排除在一个个App这样的客户端城堡之外。而从PC时代搜索框抵达到一个个网页,换到移动时代从手机上的搜索框到一个个App,进而能进入到一个个App中在应用内搜索,搜索到想要的东西,这个穿透的要求是必然的。
你也可以看看从PC搜索移到手机上的百度App。百度搜索在移动上是在以往PC搜索形态上继续发展,比如推出轻应用这种Web App形式,用网页形态来提供服务内容,网页化来试图连结一切。但仍然是综合搜索在移动上的呈现。不过百度是收购91也把native app这另一套给收购过来,全面发展。只不过先是保持住手机助手和应用分发这块。用某种视角来看,百度继承了过去,也可以说它受过往的束缚。

关于生存与颠覆。
移动互联网怎样做搜索是个问题大佬很焦虑,这个颠覆是存在的。这其中百度也在做,其他搜索也在做。目前的移动搜索还不令人太满意,会不会产生颠覆的可能呢?豌豆荚聚焦于“内容”,“内容”这个概念的内涵范围小于百度搜索那样能索搜“所有信息”。豌豆荚没有涵盖所有,不过更聚焦某一个点。在事上更聚焦,但对新用户传播推广需要解释的,在用户脑中造出定位也费点劲。
百度2013年收购91,有阿里抢购和360抬价以及91管理层本身议价能力强的因素外,应用分发加手机助手打包能卖这么多钱,证明了手机助手和应用分发这个领域的价值。这块本身也在补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短板。收购后App分发也有了,移动端网页搜索也有了,百度构建起防御体系。而颠覆已有搜索、在移动互联网上用创新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这个移动搜索的估值不仅仅是上面说的助手和应用分发两块。
软银投资豌豆荚,根据豌豆荚所在领域的发展前景,会有不错的收益。豌豆荚进,可以保持独立,实现自己的愿景,成为一家跻身互联网第二阵营的大公司。退,将来根据现实发展和格局分布也可能被收购。如果被收购,软银退出也还会有好的收益。
在BAT3几家大公司中,百度、360、腾讯都具备了,唯有阿里巴巴还没有在移动应用分发以及移动内容搜索上面拥有好的入口,而没有买到91的阿里巴巴,现在在移动互联网上有什么?它缺一个这样的入口。(在这个答案写作过程中,阿里巴巴的手机助手应用上线了,自己做了。对于未来结果能做成的话,那就成了。做不成的话,阿里收购的可能性将更大。)
豌豆荚CEO王俊煜去日本软银给孙正义讲豌豆荚的发展,在15分钟讲述自身发展后,孙正义反过来拿了一个PPT讲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信孙正义看得清楚,这会儿进豌豆荚未来收益相对来说是比较稳的。而豌豆荚正是需要这样一个有钱的PE,但能给独立的发展空间,而不像BAT大公司战略投资要把你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上,这也是豌豆荚在双向选择中能选软银的原因之一。
自2010年开始,创新工场系押在 Android系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豌豆荚从一个小项目变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有前景的公司,很不容易。没有被巨头绞杀,团队没有散,没有走太大的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冲刺到了有利的地位,不容易。移动互联网新创公司有几个能这样?接下来有的一搏。在实现自己愿景的道路上,有不同的大公司在某些环节上做同样的事情,不同时间段都会互相碰撞,一直在竞争。豌豆荚还有空间和时间去实现一个更大的估值,一个更梦幻的前景。这不在大公司体内,而是一家创业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领域商战中会挺好看的。
而豌豆荚目前只在Android系统上有产品,有内容搜索,这比起全网移动搜索仍然是一个先天短板。而融资后,豌豆荚在二三线城市投放线下广告来扩大知名度和进行人才招聘。这里面搜索人才的招聘也是个不确定性。大公司的竞业协定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在时间窗口内,豌豆荚怎样把握住机遇最终能跑出来,冲破接下来必然会出现的大公司围堵,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于 2022-5-11 07: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丰满,赞一个。我所需要的应用商店必须得符合这两点:全、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6-15 15: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