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8|回复: 0

重磅!最新数据!第49次CNNIC报告发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8 15: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磅!最新数据!第49次CNNIC报告发布-1.jpg


重磅!最新数据!第49次CNNIC报告发布-2.jpg

2月2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请同学们,尤其是复试的同学们认真研读《报告》。
在复试答题以及科研设想中引用数据时一定要引用最新的数据。


重磅!最新数据!第49次CNNIC报告发布-3.jpg

最新数据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

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工业互联网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域名总数达3593万个,IPv6地址数量达63052块/32,同比增长9.4%;移动通信网络IPv6流量占比已经达到35.15%。
在信息通信业方面,截至2021年12月,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数达142.5万个,全年新增5G基站数达到65.4万个;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超过150个,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000个,工业互联网和5G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不断加快。

网民规模稳步增长,农村及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网民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一是城乡上网差距继续缩小。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
二是老年群体加速融入网络社会。得益于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持续推进,老年群体连网、上网、用网的需求活力进一步激发。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老年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能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卡、购买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比例已分别达69.7%、52.1%和46.2%。

网民上网总时长保持增长,上网设备使用呈现多元化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呈现新特点。
一是人均上网时长保持增长。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2.3个小时,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
二是上网终端设备使用更加多元。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手机仍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网民中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35.0%、33.0%、28.1%和27.4%。

即时通信等应用广泛普及,在线医疗、办公用户增长最快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互联网应用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
一是即时通信等应用基本实现普及。截至2021年12月,在网民中,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5%、94.5%和90.5%,用户规模分别达10.07亿、9.75亿和9.34亿。
二是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应用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12月,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2.98亿,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8.7%,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两类应用;网上外卖、网约车的用户规模增长率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29.9%和23.9%,用户规模分别达5.44亿和4.53亿。

专家解读
数字政府建设发展加速,助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表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年,随着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我国网上政务服务发展已由以信息服务为主的单向服务阶段,开始迈向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为特征的整体服务阶段。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正在成为创新行政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成为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

一是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到政府治理过程,全国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稳步开展,政务服务平台、监督平台和全国信用体系已经形成。数字政府建设成为实现政务数字化转型,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创新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苏“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上海“一网通办”改革等发展模式,有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等问题,驱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由点到面、由浅及深加快发展。

二是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为我国现阶段数字政府建设的典型特征。我国各省市积极探索,通过构建普惠均等、便民高效、智能精准的政务服务“一张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初心,聚焦网上办事的堵点难点和“急难愁盼”问题,着力在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上下功夫,努力书写便民利企的民生答卷。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超过10亿人,其中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4亿人,总使用量368.2亿人次,为地方部门提供身份认证核验服务29亿余次,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持续发挥,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营商环境提质提标。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的部署要求,2021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助企纾困服务专区”,汇集地方和部门相关助企纾困政策1262条,各端累计接入办事服务1154项并持续丰富完善,推动助企纾困政策对企业的精准化匹配、个性化推送、一站式办理,形成助企纾困政策查询、办理、反馈、完善的管理闭环,推动各类办事服务好办易办,让企业更快速、更便捷、更精准地享受政策,直达办事服务,受到企业和群众普遍欢迎。
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呈现新特点,网络保护机制逐步建立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表示,随着互联网在未成年群体中的高度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代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工具,在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CNNIC第49次《报告》以专题形式重点关注了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的相关情况,并发现以下三方面主要特点:

一是城乡差异方面,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基本拉平。我国城镇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0%,农村为94.7%,目前已基本一致。但在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城乡未成年人的应用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城镇未成年网民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站、新闻、购物等社会属性较强的应用比例明显较高,而农村未成年网民则更偏好于使用短视频、动画或漫画等休闲娱乐应用。

二是上网设备方面,新型智能终端在未成年群体中迅速普及。手机作为当前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在该群体中的拥有比例已达65.0%。此外,智能手表作为新型智能终端的代表性产品,其在未成年网民中的拥有比例也已达到25.3%。随着智能设备、5G等相关产业日趋成熟,智能手表、智能台灯等新型智能设备在未成年人中迅速普及。

三是权益保护方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提升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水平。国务院于2021年9月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落实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社会保护责任。此外,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下一步,仍需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网络文化氛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6-1 20: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