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0|回复: 0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4 09: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
——以北京市兴安堡村为例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1.jpg
摘要
从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出生人口下滑明显,老龄化已经变成未来趋势。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现阶段,因为人口的流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并且由于现阶段农村相比于城市,发展状况较为落后,家庭养老不断弱化,社会养老保障网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5月2日,在研读国家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凃老师,学生赵XX、肖XX等一行人来到北京市延庆区兴安堡村进行调研,与当地干部和村民探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当地出现的变化和现状。其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护状况以及救助状况。
在调研中发现大量问题,比如已经退休的老人仍然在帮助儿女经营农家乐等。面对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和问题,除了乡村振兴计划中鼓励发展农村相关产业,留住当地青壮年劳动力以外,还有学者提出应该考虑建设以智慧型居家养老模式为基础、社区互助和老年人自助的新型社区互助养老模式。从而从技术手段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和健康水平。
北京的兴安堡村属于北京大城市辐射范围内,北京对其青壮年劳动力有虹吸作用的同时也会输出大量资源来进行兴安堡村乡村建设。兴安堡村的养老模式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 照护救助 终身护理 互助养老 智慧养老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1. 选题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由于我国国情特殊,从八十年代开始执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让我国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的比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谋求发展,只留下“老弱病残”,导致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里更为严重。我们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中,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提供各种养老服务支持。然而,对于农村留守老人来说,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家庭养老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养老需求。此外,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还很低,覆盖面也比较窄,社会养老保障也没有办法很好解决农村老人的留守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可以让你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兴安堡村依靠北京大城市中心的带动辐射,发展豆腐宴、农家院等特色产业,保留九曲黄河灯等特色民俗,吸引来大量游客,也因此对当地的年轻人留在家乡就业具有吸引力,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然而这样的思路并不适用于一些没有依附大城市的偏远农村。
互助养老是老人之间彼此帮扶、相互支持的养老行为和模式,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养老过程中的日常照顾、疾病看护和精神慰藉等问题。互助养老具有成本低、共同参与、多方共赢等优点,可以缓解我国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新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护救助模式,不仅对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新的乡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如互联网、社交网、移动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围绕老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支持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和管理,对涉老信息自动监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这些技术与老年人的友好、自助式、个性化智能交互,一方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好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在北京的兴安堡村,每一家都是独门独院,这样的模式比起互助养老也许更具有优势。《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不仅对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救助照护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有利于全面提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智能化水平。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对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的吸引力,老年人自发“抱团养老”的实践效果进行探讨,也基于相关理论探讨北京周边乡村智慧养老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的政策建议。
虽然如今包括兴安堡村在内的很多乡村都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是仍然有一批年轻人被北京城市中心里的高薪吸引,离开了兴安堡村,在北京当年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下,他们的父母成为了留守老人。这一批留守老人有的性格开朗,与其他留守老人组团互助养老,至于其他一些不太喜欢出门的老人,北京市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支持智慧养老的建设。本文探索在新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特色产业-智慧养老-互助养老”循环模式的可行性,在把兴安堡村的经验推广到全国的基础上,也对其加入智慧养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中国在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实施了“计划生育”,使得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呈现一种国际上没有先行理论可以借鉴的特殊情况。因此,“发展特色产业-智慧养老-互助养老”的三循环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护救助提供理论模型。
(2)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生育率的下降,杨粘人的养老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的结合模式为养老问题打开了新思路,这对于促进全社会的养老观念的转变吗,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缓解全社会的养老服务压力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来说,智慧养老是一种不放弃独立生活,不离开自家环境的养老。在我国农村独门独院的生态系统中对于能够生活自理并且不爱社交的老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模式。但是面对老年空巢生活,农村留守老人更多的是情感需求。具体来说,研究互助养老-智慧养老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留守老人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是互助养老符合我国广大地区的乡土文化,劳动作息习惯以及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等现实条件,研究“发展特色产业-智慧养老-互助养老”三循环模式对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二是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存在多方面的困境,发展特色产业和互助养老,发展老年人自身和农村社区的力量,对提升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
1. 留守老人的研究综述
关于留守老人的概念,一般学者都把其界定为因成年子女外出而滞留在家的老人。其主要成因分为两个方面: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前者主要发生在城市,后者主要发生在农村。
子女外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表明,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长期外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护、紧急救助方面缺乏子女的支持,养老面临巨大困境。
关于经济支持,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相同。Zuniga和Hernandez等人在2001年对墨西哥等地的留守老人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提高了家中父母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而叶敏忠等人的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并没有明显提高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能力,甚至导致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关于生活照护方面,相比于城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滞后,老人主要依靠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子女长期外出必然会给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减少。国内外大量文献也支持这个观点。
而在紧急救护方面,因为地域阻隔了老人与其子女,导致老人有意外的时候没有办法及时通知子女。而农村土地广袤,独门独院,往往都是出事很久才有人知道。随着老人年龄增长,自立能力和健康状况肯定是逐渐下降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学者提出应该借鉴国外的智慧养老模式,建设信息化老年公寓,报警应急设备,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等。
2. 互助养老研究综述
依据相关学者的论述,互助养老的定义可以界定为:生活在相同地域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资源和老人自身的力量,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互助养老活动,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遇到的物质生活、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从而实现养老过程中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一种方式。
我国的农村互助养老是建立在乡土互助文化基础上的家庭、家族、邻里以及村落成员之间的养老互助活动。互助养老我国自古就有。于咏听在《中国民间互助养老的福利传统回溯及其现代意义》一文中指出,先秦以来的民间互助养老就包括血亲宗族、宗教、姻缘、地缘等多种互助形式。吴巧丽在《互助养老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互助养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因此,在农村的熟人社会,有望通过互助养老实现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护救助。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2.jpg
3. 智慧养老研究综述
智慧养老是一个从西方发达且老龄化深重的国家引入的概念。前身是“智能居家养老”(Smart Home Care)(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智能居家养老指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居家老人开展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后来,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在“智能化养老”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智慧养老”的概念。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国际上大约可以归纳出四种智慧养老模式:基于远程技术的芬兰模式、基于智能家居的法国“Sweet-Home”模式,基于多方参与的美国honor应用平台和基于养老管家的SIPA服务模式。
芬兰模式是以物联网为技术依托,构建物联网监测系统框架,包括感知层、网关层和云层,涵盖老人居家、出行、购物各个方面,通过体域网设备或在固定场所配置监测设备,让老人“浸入”在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网中。这个模式以老年人为中心,打造远程监测、远程医疗和远程照护平台。
法国“Sweet-Home”模式是一款智能家居软件,它以音频技术为基础,通过自然人机互动的方式为需要护理但仍能够自助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协助,尤其是视觉方面需要帮助的老人。这种模式以、不需要老年人放弃独立生活,不需要离开自家环境,但是老人需要依赖环境生活辅助技术,可能会养成一些懒惰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
美国的Honor是一个养老服务类综合应用平台,其整体运营模式类似于“滴滴出行”,满足服务资质的人可以在平台上审核,通过后在app1上提供陪伴服务、配餐服务、卫生护理、用药提醒、上门照护、简单家务、配套锻炼、辅助出行等居家养老服务、该模式有利于打造多主体协同服务的养老生态系统。
加拿大SIPA即整合医疗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服务。它以养老管家为基础,以老人作为服务对象,提供基于社区的整合服务。其中政府机构主要涉及老人的保险金、补贴金等财政问题;社工组织主要包括志愿者活动;长期照护机构则主要包括长托、短托、日托等照护服务;服务商则泛指第三方服务商,为老人提供公共助餐、清洁等服务;家庭医生和医院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
然而,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内仍然没有成熟。有学者提出,从中短期来看,目前适合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人人交互方式,也就是说,互助养老是智慧养老的基础阶段。
4. 乡村振兴计划与乡村养老研究综述
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党中央决定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手。因此,发展农村养老事业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面对现在大部分农村都在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第三产业的现状,张艳霞等提出了加快养老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如与生态农业融合形成田园式养老产业,与乡村观光旅游产业融合形成旅居养老产业新业态。
北京市兴安堡村就是上述发展思路,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我们对该村进行调研,收获颇丰,其中很多经验对解决我国农村大部分留守老人问题提供借鉴思路。
(三) 研究方法概述
1. 扎根理论
此次研究没有最初的理论假设,直接从北京市兴安堡村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访谈录音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通过多次访谈,自下而上进行一级编码(开放性编码)、二级编码(主轴编码)、三级编码(核心编码),对北京兴安堡村70岁以上留守老人个体对如今退休生活满意度、行动互动所产生的社会行为(互助养老)进行研究,形成实质性理论。
2. 文献研究法
在全面搜集、阅读有关乡村振兴计划、智慧养老、互助养老、农村留守老人等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借助兴安堡村的实地调研经验,分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互助养老-智慧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的可行性。
二、北京市兴安堡村及选取样本概况
(一) 北京市兴安堡村概况
据当地的乡村医生据王振同大夫说,兴安堡村原村为白河堡村,为国家水库的建设搬迁到此地(北京市延庆区)。直至今日,当地仍是水库水源的重要来源,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搬来时,国家大致给每个人分了两亩地,解决村民的生计问题。现在,兴安堡村的人口大致在200户左右,共七百多人,但劳动力多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目前国家对于种植土地的农民,一亩地奖励300元,如果种植蔬菜,那一亩地可以奖励到600元,让当地农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农民的幸福。
医疗卫生方面,国家每个月都给乡村医生有着补贴。
关于目前兴安堡村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询问了村民代表,王振同大夫补充道:我们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补贴。每个人600-1000都有,有的多点有的少点,但都足够了老人的平时花销。
就当地的教育来说,大部分人都在延庆当地的中学就读,少部分人去北京主城区其他教育资源更好的中学就读,每年都有2-3个大学生走出村子,可以看出乡村的教育资源和水平还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九曲黄河灯是当地传承100多年的文化传统,虽然由于搬迁等原因暂停过一段时间,但是2007年以后随着乡村文化振兴政策的出台对其特色文化的保护,古老的九曲黄河等再次焕发生机,吸引多方游客观赏。
(二) 样本数据概况
通过对数据和变量的分析处理,得到表3-1中数据,大致可以概括选取的样本特征。因此我们进行过访谈的范围,基本上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留守老人,非常具有代表性。
我们将访谈和问卷得到的全部原始结果转录以后,我们将原始资料逐级缩编,按照特色产业发展、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三个板块内容整理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维度,分别是特色产业发展、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3.jpg
(一) 特色产业发展维度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扶贫的过程中,已经基本抛弃了“等-靠-要”思想。《山海情》中,依靠宁夏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专家带领村民们种植蘑菇致富。而纵观如今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问题,究其原因与农村经济密切相关。我们在兴安堡村附近的镇子上吃有名的豆腐宴,60元一位,菜单固定,全部不限量供应,而服务员中,有五十岁左右退休年龄的老人。当被问及家里分的两亩地怎么办,老人笑呵呵地说,已经承包出去了。
像北京这种高密农村地区由于人均土地稀少,靠种植也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因此大部分家庭以外出打零工作为收入来源。但这种收入来源方式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不稳定。因此可以把土地以承包的形式出让出去,集中起来发展机械化农业,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作物,依靠老人丰富种植经验,聘请低领老人工作,提高农村老人收入。
兴安堡村位于大城市边缘,再加上由于疫情影响,北京居民外出减少,周边游就变成了首选。我们调查期间正是五一假期,农家乐人满为患。这也启示我们可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吸引企业入驻,鼓励当地青壮年就地工作,让留守老人不再留守。一些低龄老人甚至可以因此重返劳动力市场。
(二) 智慧养老维度
在大城市中,医疗相对便捷,而且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这样看来兴安堡村非常适合进行智慧养老的实验。智慧养老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构建面向老年人、社区与养老机构第三方信息化平台,利用该平台为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提供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在受调查的老人中,有8.1%表示自己是独居状态(表3-2)。但是百分之五十以上老人表示自己并不懂怎样操作智能手机,更别提使用智慧养老终端设备。有一句话说的很心酸:“你爸爸躺在地下,你却躺在通讯录里。”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来说,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进行照护,以及在紧急情况进行救助确实是很难的。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4.jpg
在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产业发展需要开发信息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每一位老人的基本信息与身体健康状况,使得养老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养老产业发展状况来看,智慧养老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三) 互助养老维度
1. 互助养老的深度
在其他层面,也许北京兴安堡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其经验并不可复制。但是在互助养老方面,也许可复制的经验更多。本
研究主要使用访谈法和问卷法,了解兴安堡村参与互助养老的意愿大小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关系。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分析,最后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参与互助养老的深度与老年人健康之间的关系。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5.jpg
把以上 g1-g8 概念范畴化,再进行二级、三级编码,可以得到互助养老的五个衡量
维度;经济互助、照料互助、生产互助、情感互助和权益互助。
2. 关于老人健康状况的衡量
本文讨论对留守老人的照护救助,因此所定义的健康就是狭义上的,身体方面的。因此,我们按照五个档次为村里的留守老人划定健康状况,赋值为1-5.如下表所示。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6.jpg
根据统计学研究发现,互助养老意愿越强的留守老人,生活健康状况越好。因此,互助养老相比于智慧养老,将更多的是未来农村留守老人照护的趋势。
四、结论
本文为了提出农村留守老人照护救助的方案,借鉴兴安堡村的经验,一共提出了三个概念。
第一个是发展特色产业,可以让老人足不出户提高生活水平,也吸引年轻人当地就业,让留守老人不再留守。地方经济水平发展也是养老服务的物质保障。但是这个方法不一定是用于所有地区。
第二个是开展智慧养老综合服务项目,以现阶段已有的农村养老产业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基础,开发面向老年人、家属、社会大众的APP,由上至下构建面向老年消费者的智慧服务养老系统,并且与大健康产业结合,利用该平台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但是这个平台的建立还需要时间。
第三个也是最容易推广的,就是邻里间互助养老模式。可以让老年人获得彼此照料的同时形成情感纽带。与此同时,村集体也可以定期举行老年人一起出游、一起看话剧等活动,丰富大家的娱乐文化生活。互助养老释放了更大的就业潜力,更健康的老年人可以投入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为智慧养老的系统提供物质支持,而智慧养老的最初形式就是人与人交互,也就是互助养老,由此形成闭环,解决国内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具体操作模型如下。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7.jpg
参考文献:
[1] 韩笑笑,王燕,于海萍,刘香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11):11-12.
[2] 禹宁瑶.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20.DOI:10.27426/d.cnki.gxtdu.2020.001980.
[3] 吕琳琳.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新乡医学院,2021.
[4] 吴巧丽. 互助养老对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5] Hébert, R., Durand, P. J., Dubuc, N., Tourigny, A., & PRISMA Group. (2003). Frail elderly patients. New model for integrated service delivery.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49(8), 992-997.
[6] Azimi, I., Rahmani, A.M., Liljeberg, P.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for remote elderly monitoring: a study from user-centered perspective. J Ambient Intell Human Comput 8, 273–289 (2017).
[7] 李昂,李宝琴,王秋颖,洪丹丹,郭倩.ACTION和Sweet-Home模式对我国 智慧居家养老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A),2017,38(07):29-31+47.
[8] 张艳霞,陈佩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10):35-3
[9] 附录:涂老师带领作者于北京市兴安堡村访谈,与村民交流照片。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8.jpg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护状况及照护救助制度研究-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30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