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5|回复: 0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8 20: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告出品方/作者:安信证券,焦娟、夏瀛韬、马良)
1. 数字经济 2022 的铺垫:2020 年反垄断、2021 年数据安全

1.1. 回溯大周期,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臵?
科技、政治、货币周期的共振,大致源于 2008 年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加速于 2012 年起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期,至 2019 年互联网红利见顶叠加中美贸易战,于 2020 年疫情改 变世界格局及三大周期走向,2021 年科技换挡,但仍面临三大周期的出清。
2008 年 APPLE 推出 APP store,我国同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2008 年的 4 万亿经济刺 激计划,外溢的资本,催生了互联网发展与社会经济繁荣的十年;互联网携人口、时长、转 化率的红利,在资本、政策、人才的加持下,2014 年开始过热,2017 年见顶,2019 年双顶。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突出表现为鳞次栉比的应用创新:2011 年的团购、2012 年的自媒体、 2013 年的大数据、2014 年的互联网金融、2015 年的 O2O、2016 年的直播/新零售、2017 年的共享经济、2018 年的短视频/区块链、2019 年的人工智能、2020 年的社区团购。但 to C 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创新的图景之下,隐藏着诸多企业不正当竞争和侵害用户权益的问 题。
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见顶,伴随着诸多其他因素,1)人口结构变化:截至 2019 年,我国 80 后的总人口为 2.28 亿,90 后总人口为 1.74 亿,00 后总人口为 1.47 亿;2)营销场景下 剧场效应,以及用户刺激阈值升高造成的响应迟钝;3)我国宏观的去杠杆环境,叠加近年 来互联网行业的政策严监管,共铸互联网发展的流量拐点。
随着监管的深化,互联网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成熟期:美国19年启动了针对Facebook、 谷歌、苹果、亚马逊等平台巨头的反垄断调查;2020 年欧盟委员会对苹果应用商店和苹果 支付展开反垄断调查;2021 年中国跟进,对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与美团处以高额处罚。
数字平台是一种具有自然垄断倾向的企业组织模式,互联网巨头获得垄断地位后往往缺乏竞 争,进而导致平台型经济存在的价值观缺陷的通病。国家近年来修改《反垄断法》,并对诸 多互联网具体开除反垄断罚单,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产业更健康、有序发展。
1.2. to C 互联网消费,所运行的中观环境变化
互联网行业中观层面的起与伏,有很多标志性的节点——2017 年直播等强变现类产品迭出、 2018 年影视剧量价见顶、2019 年直播短视频走通电商变现;红利回吐、民生薄利、科技指 引是 to C 互联网的中观运行环境。
从内容产业的中观层面运行来看,影视行业 2018 年量价齐升的趋势见顶:单集价格由 06 年 1000 多元到 11 年《宫》35 万;12 年《宫 2》185 万到 15 年《芈月传》500 万,再到 17 年《孤芳》1000 万、18 年《凉生》1100 万;游戏行业用户数由 2011 年的 3.24 亿持续 攀升至 2020 年的 6.64 亿;ARPU 值由 2012 年的 150 元提升至 2017/2019 年的 350 元。
影视产业链前期受益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带来量价齐升,但终究不赚钱,资本红利消退 后,影视制作模式有变化,2019 年开始的版权之争凸显各环节的盈利压力;游戏行业抢占 用户时长、ARPU 值,两大指标均面临其他内容形态的竞争,尤其是 17 年直播、18 年短视 频、19 年带货、20 年盲盒。
To C 互联网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红利,如诸多应用寻求出海;to C 互联网之外,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深入到各细分行业;物联网带来的新硬件逻辑,带动了智能电车、XR 等新型应用场 景的出现。
1.3. 数字经济已走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
数字经济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以及人们对数字经济发展的认 识而不断变化。凡是在经济活动中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进而产生的以大数据为主要 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可以纳入数字经济的范畴。在技术层面,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信等数字技术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在 应用层面,数字经济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推出了“新零售”、“新制造”等新应用。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最主要的经济形态,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 划》中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互联网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 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 字经济实现了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化与市场化,相较于传统经济而言,具有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三大特征。
第一、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物联传感等数字技术将当今的社会生活与 经济活动抽象化、数字化,形成可供记录、储存、交互的海量数据、信息与知识。伴随着数 字化这一过程,相较于传统经济的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数据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 的全新关键生产要素。人类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能够 被实时获取并用以组织社会生产、销售、流通、消费、融资、投资等活动,引导市场资源更 合理配臵。
第二、网络化。网络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等基础载体,让数字化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信息与知 识在市场中自由流动、全面融合,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 生产关系。要实现数字经济,必须搭建和构造支持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利用、存 储能力的设施与设备,这就要求综合运用并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与存储、移动智能 终端等技术,同时发展将技术落地的软件平台。
第三、智能化。智能化是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信息通信技术,让数 字经济中的数据处理更高效、更快速,最终实现全自动、全智能的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算 法”的技术驱动,让社会经济生产效率实现指数级的高速增长。
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载体,在完成了 to C 消费互联网的阶段性使命后,将助力数字 经济进一步走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发展阶段。
“深化应用”方面将以应用牵引、以数据赋能,驱动传统产业的全面数字化升级,促进 数字经济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各领域广泛、深入的渗透,以数据促进生产、分配、 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高效贯通。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 协同创新,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以应用 发展带动技术进步,以技术发展促进生产率提升。
“规范发展”方面将坚持数字经济的公平竞争,健全并完善协同监管制度,强化反垄断 和防止无序扩张,规范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扩张,但同 时诸多企业的不正当竞争和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逐渐暴露,互联网行业更是成为反垄断 的“震中”,在多家互联网企业被依法处罚之后,更应重视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必要性。 建设规范健康、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是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必要前提。要实现 数字经济规范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推动建立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形成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制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
“普惠共享”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最终应由全社会贡献, 其中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 划》中提出,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基础设施广 泛融入生产生活,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 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 而发展成熟的 to C 互联网产品能够为数字经济普惠共享的具体应用提供良好示范。
2. 数字经济的背景板:将全社会用数字化的方式升级一遍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内容的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既包括数字技术发展催生的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包括数字化要素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新增长。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核心既包括数字技术,也包括经济活动。在数字技术方面,包括大数 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在内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逐渐形成 了支持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系统。在经济活动方面,在数字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下,倒逼每个 企业思考如何利用数字化推动商业发展,如何落地商业应用场景,如何在供需关系中寻找企 业新的增长突破点。
数字经济分类为基础型数字经济、 资源型数字经济、技术型数字经济、融合性数字经济和服务型数字经济五大类型。数字经济 全面高速发展的背后,是这五种基础类型协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型数字经济表现为 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对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资源型数字经济表现为对 数据资源的分析和利用;技术型数字经济表现为在数字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研发与投入,以及 能够实现的技术转化和输出;融合性数字经济表现为将应用型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 融合,为传统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曲线;服务型数字技术表现为将数字技术与服务业进行 深度融合,针对消费者的实际服务需求提供高效、智能、便捷的数字化服务。(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数字经济五种类型间关系紧密、定位协同。基础型数字经济与资源型数字经济是数字经济的 基础,致力于应用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构建数字技术实现的载体。技术性数字经济是数字 经济发展的最核心驱动力。融合型数字经济与服务型数字经济体现了数字技术对于传统一、 二、三产业的全面升级,实现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全面应用。总体而言,数字经 济的五种类型环环相扣,致力于以数字技术为内核,将全社会用数字化的方式升级一遍。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更新迭代的过程,也是核心生产要素不断发展的过程。 农业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在工业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 而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要素——数据一跃成为这一时代下的核心生产要素。社会经济 随着生产要素的变革,快速推进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系统变革。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数字经济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 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的“四化”框架。
数字产业化指信息通信相关产业,具体包括电信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 网行业等行业的深化发展。2020 年,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占 GDP 比重达到 38.6%,同比提升 2.4 各百分点,数字经济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产业数字化即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新冠疫情的 危机下给我国产业带来了变革契机,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新产业蓬勃涌现,大量企 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经济实现高效生产、精准对接、统筹调配,极大提升生 产效率。2020 年,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8.9%、21%、40.7%,产业数字化转型向着深层次融合方向前进。
数字化治理即利用数字技术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实现多元化治理。我国已开始探索包含 政务服务、数字治理、数据治理三主体方面的数字政府建设,和探索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 体——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致力于实现“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我国政 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伴随着数字化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正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数据价值化包括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和三个阶段。数据资源化是使采集 到的庞大、混乱、无序的数据成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资源,包括数据采集、挖掘、清 洗、标注、分析等环节。数据资产化是通过市场流通,让数据为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也是 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数据资本和包括数据信贷融资与数据证券化,链接了数据资源与资本 市场两端。数据价值化驱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3. 数字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国家战略、省市部署、国企牵头

中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既得益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 通 信等在内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归功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数字 经济发展,为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政策上的广泛支持,并由国企带头进行数字化改革发挥示范 作用。
3.1.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2020 年两会期间,“新基建”这一全新概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基建”即信息数 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改委将其初步定义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 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 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 础设施体系”。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分别为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 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 为经济发展、人口和产业发展所服务。中国社会当前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链要迈向全球中高端,新时代对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新要求,新基建应运而生。
赛迪智库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在于,与铁路、公 路、机场、桥梁等传统基建相比,面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创新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新基建又是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通过对已有传统基建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的技术应用,提升了传统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和运行效率,有助于延长基础设施的生命周 期和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新基建的投入,提高后续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投资的数据化、智能化 决策。在传统基建基础上进行新型基建升级,能够实现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重镜像和深 度融合。
数字经济是新基建的组成部分,新基建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数字经济投资和创新 的导向。数字经济发展的“四化”框架与新基建的建设目标相互契合,数字经济中的“数字 产业化”对应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数字经济中的“治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 “数据价值化”、“资产数字化”对应新基建中的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方向。新基建实际即是我 国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中的新投资领域。新基建发力于高科技,布局 于中长期的价值成长和战略性信息产业发展,致力于催生新业态、培育新的市场要素、开拓 新市场。新基建不仅关注于短期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推动力,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数字经济发展赋能。
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11 亿, 较 2020 年 12 月增长 2175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 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构建起数字社会的新形 态,而以 5G 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相匹配,仅新型消费方面,将 为中国新经济增长增进更多活力。新基建促进新产业链萌生,将促进交通、建筑、娱乐、教 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新基 建具有兼顾“稳增长”和“促创新”的双重任务,同时还要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传 统产业的转型。在传统基建趋于饱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基建无疑是中国急需 的新经济增长点。
3.2. 省市数字经济政策引领发展新动向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也是保障数 据安全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第十四条明确要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数字经济发展 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地方政策 不断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为各地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欧科云链发布的《2021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及政策研究》指出,近两年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 区中有 28 个发布了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项政策,专项政策总数达 59 项,并已有 11 个省级 地方政府结合地方优势推出了“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在 6 个国家级数字经 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除雄安新区的数字经济试验区外,其余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重 庆市、四川省等 5 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均已发布相关工作方案。各省市自治区面 向数字经济发布的专项政策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区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并且 一定程度预示着未来某些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在政策支持下的活跃程度。
比较各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相关专项政策中已公开的具体量化指标,在全国数字经济相关产 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间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态势的差异也逐渐显现,北京市 2020 年数 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 GDP 比重达 21.1%,速度领跑全国。从区域分布预计在“十 四五”期间,京津冀、长三角以及广东省等三大地区或将成为引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 梯队。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1.jpg

落实到具体政策上看,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集中于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推 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并强调加快 5G 基站建设、推广应用,此外部分省市提出布局量子 通信、脑科学、6G 技术等前沿科技赛道。天津、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辽宁、江苏、 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市在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数字车间与智能工厂建设 目标,利用数字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广东、广西、辽 宁、福建、江西、河南、湖南等省市在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企业“上云上平台”规 划,扶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
5G 基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信息“大动脉”,2021 年各省市均将 5G 网络建设目标作为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提出 有序推进 5G 网络建设目标以及推动 5G 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2021 年我国新增 5G 基站数量达到 65.4 万个,累计建成开通数达 142.5 万个,已实现地级市 5G 网络全覆盖。 此外,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西等二十余省市在地方“十四五” 规划中提及瞄准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专项,北京、天津等省市计划提前布局 6G 赛道,抢占数字技术制高点。
全国各省市对于数字经济的政策引导,以及对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数字技术的产业扶持,能够推动数字经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充分发挥 地区间海量数据与丰富应用场景的差异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当地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地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增长点。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2.jpg

3.3. 国企数字化改革催生新动能,发挥转型示范作用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数字经济与新基建的政策指引下,国企数字化转型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能够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 作用,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方案(2020-2022 年)》中明确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为构建高质量 发展新格局,国企要加大新动能培育,更多指导和推动投资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 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国有企业要在深刻 理解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前提下,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创新, 前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
在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方面,国企数字化转型着力建设数字化技术平台、系统化管理、数据 治理、安全防护等转型基础。将运用 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北斗通 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构建适应企业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 等新型 IT 架构模式,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高效数据及一体化服务支撑。加快建立数字化转 型闭环管理机制,提升数字技术与企业业务融合发展水平。加强集团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建 立覆盖全业务链条的数据采集、传输和汇聚体系,强化业务场景数据建模,深入挖掘数据价 值。建设态势感知平台,加强平台、系统、数据等安全管理,加强安全资源储备。
在产业数字化创新方面,国企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 户服务敏捷化和产业体系生态化。要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改造,更好引导和满足用户需 求;推进智慧办公、智慧园区等建设,推动跨企业、跨区域、跨行业集成互联与智能运营; 加快建设数字营销网络,建设敏捷响应的用户服务体系;依托产业优势,加快建设能源、电 信、制造、医疗、旅游等领域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提升产业链资源优化配臵和动态 协调水平。
在数字产业化发展方面,国企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新基建主力军优势,积极开展 5G、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带动产业链上下 游及各行业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投资,丰富应用场景,拓展应用效能。加快攻克核心电 子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工业软件等关键短板,围绕企业实际应用场景,加速 突破先进传感、新型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共性技术及 5G、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 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合理布局数字产业, 聚焦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等新领域,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 务、新零售等数字业务发展,打造规模化数字创新体,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是突出重点,打造制造类企业、能源类企业、建筑类企业、 服务类企业等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样本。在国资委网站中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 中,举出了许多国企改革的优秀范例。
制造类企业中,新兴际华集团统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重塑,系统梳理“十四五”期间技 术发展路线,加快产品、产业升级速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其以智能设计成 果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厂数字化率达 70%以上,实现人工劳效翻倍,降低生产成本 20% 以上。
能源类企业中,中国石化贯彻落实国资委“推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要求,强化数 据要素应用、智能功能集成、信息技术共享,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极。一方面大力推 进生产运营智能化,提高管理效能。提出“一切开发上平台,一切应用皆上云”理念, 以数为基、智为擎、云为翼,自主打造能源化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石化智云”, 支持各领域数据分析应用,促进管理标准化、智能化。另一方面创建“互联网+供应链” 的易派客电子商务平台,对全国 69%的行业类别、73%的工业大类关联企业及产品精确 评价、精准画像、精挑细选,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响应能力,被确定为国家大数据产业 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建筑类企业中,中建科技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准确把握未来建筑业向智能建造 升级、向全产业链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趋势。中建科技获批组建“全国首家装配式建筑设 计研究院和绿色生态城设计研究院”,加速推进建筑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新型建造 方式,投资 PC 预制构件厂 23 个,其中深汕 PC 构件厂已发展成为国内数字化程度最高 的综合性 PC 工厂,实现了智能化制造;研发全球首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 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实现了智能建造全产业链服务。
服务类企业中,中国移动深化“融通融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移动提出的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TD-LTE,获通信行业唯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承担了多个领 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成功推动 TD-LTE 标准成为国际主流,在 3GPP(第三代合作 计划)、ITU(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占据关键岗位,在全球通信产业发展 中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力量”。截至 2021 年 9 月,中国移动在国际标准化组 织中牵头超过 100 个 5G 关键项目,申请 5G 专利超过 3300 件,高价值专利申请同比 增长 70%。
4. 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范畴内的具体分类及供需两方、范畴外的相关受益

数字经济可以分为 to C 数字经济、企业/工业数字经济、城市数字经济。to C 数字经济历经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两代计算平台,目前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红利见顶后阶段、元宇宙作为新 计算平台的混沌阶段;企业/工业数字经济,有别于过往的 IT、信息化,核心在于生产、管理、 市场的业务数据化,即数据驱动生产、驱动管理、驱动市场,实现数据业务化;城市数字经 济包括主要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改造、数字消费的发展。
数字经济的供给方,是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创新的技术及服务方;数字经济的需求方,则包括 C 端用户、企业/工业、政府(城市)。
从投资的角度,数字经济的分类背后,一方面,在诸多宏观波动中,数字化在最为确定性的 受益方向,国家战略推动下,数字化的进程在加快,且数字化成为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的关 键(而非锦上添花仅增强一定幅度的竞争优势),数字化的技术及应用创新的诸多公司迎来 机遇期;另一方面,受益于数字化技术与应用创新的非互联网企业——数据丰富且理解数据, 能保护好、应用好数据——将迎来真正的新增长曲线。
4.1. 供给端: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
结合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我们认为数字产业化主要是指电子、 通信、计算机等数字经济的 ICT 基础设施产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供给侧的技术、产品 和服务。
当前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方向在于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供应链国产化趋势。 产业数字化主要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带来生产数量和效率的提升,即传统产业的信息化 和数字化投入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需求侧驱动力。我们认为当前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点在 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需求的持续释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1.1. 数字产业化聚焦关键技术创新,基础工具链国产化提速(供给侧)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供 给能力”,我们认为当前国产化已经进入到 3.0 阶段。1.0 阶段主要侧重服务器、PC 整机的 国产化,2.0 阶段关注核心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国产化。而 3.0 阶段,需要 聚焦 TMT 产业在研发阶段的基础工具链,即“基础软硬件”的国产化。软件层面以 CAD、 CAE、EDA 等建模仿真软件为核心,硬件层面以电磁测量的科学仪器为核心。基础工具链的 国产化率较低,当前产业政策的扶持、企业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叠加相关企业陆续上市融 资,我们认为在政策、需求和资本的加持下,基础工具链国产化将会成为下一个国产化的重 点方向。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3.jpg

CAx 软件:CAx 软件代表了一系列典型的工业软件,是国民经济多个领域研发设计的基础工 具,广泛应用于产业创新发展的多个环节,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为产业创 新发展“卖铲子”。CAx 软件涵盖多个基础学科门类,需要长期积累沉淀,自主可控壁垒很 高,我国在底层核心技术、产品工程化商业化和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 距,一旦遭到禁用或受制于人,技术创新就会被“卡脖子”,进而破坏产业链的畅通和稳定。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4.jpg

EDA 软件:EDA 是芯片制造的最上游产业,是衔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的关键纽带, 与 Fabless 和 Foundry 一起形成芯片产业链的铁三角。从应用角度看:EDA 工具广泛应用 于数字设计、模拟设计、晶圆制造、封装、系统五大环节,已经成为芯片设计生产过程中不 可或缺的工具。从产品价值量角度看,EDA 价值量飞速上涨,目前某些单套 EDA 软件工具 价格可达数千万美元,形成了超过 80%毛利率的商业模式,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5.jpg

科学仪器:科学仪器是观测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的工具,其中电子测量则利用 电子技术将物理量变换成电信号,进而实现对自然规律更好的观测与应用。从应用场景看, 电子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通讯、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汽车、医疗、消费、国防以及 教育科研等多种场景。从技术角度看,科学仪器是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中电子 测量仪器以电子技术为基础,涉及计算机、物理、数学、通信、软件等多学科的理论与应用。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数据,预计到 2024 年,全球测试测量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323 亿美元。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6.jpg

4.1.2. 产业数字化注重数据赋能下的提质增效,关注传统行业需求释放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 要素生产率。”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在于传统行业在数据赋能下的提质增效,其中尤其需要关 注政策提及的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空间信息化等方向。
我们认为,伴随当前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的资本开支将从过去的扩产能、拓渠道向内 部的提质增效转变。而通过信息化的投入实现数字化转型有望成为传统产业未来资本开支的 重点。结合当前各行业的需求变化,我们认为产业数字化需要重点关注下游行业需求处于向 上拐点的产业,包括电力信息化、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空天信息化、水务和供暖信息化 等领域,这些产业链中的软硬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电力信息化:一方面受益于“双碳”政策和新能源建设,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厂的建设给整 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与需求。另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加码,根据各电网公司规划, “十四五”期间,国网、南网加大对智能电网领域与新能源信息化系统领域的投入,全国电 网总投资额预计近 3 万亿元。行业整体的信息化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7.jpg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从下往上分为五大层级,最底部的设备层以纯硬件产品为主,最顶部的 协同层更强调工厂内外的泛在物联,中间三层分别涵盖了多个典型的产品级软硬件解决方案, 包括产线层的 DCS、PLC,工厂层的 MES、WMS 和企业层的 ERP、PLM 等等。他们也是 市场空间最大的生产管控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广泛应用于离散和流程工业的各个环节。 根据美国 Statista 统计显示,2019 年我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人民币,未来五年 将持续快速增长。
空天信息化:卫星产业供给侧深刻变革带来需求侧新业务、新需求不断涌现。供给测,朝着 高精度、高分别率和低延时性发展。需求侧,自动驾驶、应急管理和协同组网等新行业、新 需求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卫星遥感领域,除了传统的气水环对地观测,拓展了应急管理、新 型测绘等应用,产业需求旺盛。

数字经济专题分析:数字经济的三个视角-8.jpg

4.2. 数字经济在 C 端需求方向上的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视角
2020 年开始的平台型经济反垄断、2021 年数据安全保护法、2022 年对算法的监管,是规范发展这一方向的范畴,预计平台、平台合作伙伴仍处于红利回吐阶段;
数字经济在内容产业中的深化应用、普惠视角,我们看好虚拟数字人与数字藏品趋势下,数 字内容≈数字资产,IP 由头部走向特定/细分领域的专业度、辨识度、号召力。虚拟数字人 与数字藏品,背后是新时代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脉搏:
首先,数字人是什么?
1. 它是你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新一轮映射:移动互联网将视觉、听觉、部分社交关系映 射进去,元宇宙会增加更多机能;2. 它与 QQ 腾讯微博头像有什么不同:生成机制不同(CG、3D 建模)、驱动方式不同(平 面展示、AI 驱动);3. 它有什么作用:它背后是新的生产力,数字人的分身是给时间加杠杆,数字人的化身解决 空间问题;4. 数字人革新了“轻资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大幅优化利润表:“轻资产”公司对“轻资 产”的收购或经营,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或应付账款,数字人则真正成为了公司的“重资 产”;数字人要么降成本要么降费用,提升净利率或毛利率;5. 数字人当下只是在入门级的发展,未来会走向智能化;虚拟的数字人未来也有望配备现实 的机器人。
其次,数字藏品是什么?
1. 它是一种机制,用以重塑生产关系:它将数字内容“质变”为数字资产,它赋予的流动性, 是一种“平权”,既可以价值重估,又可以灵敏的反映数字内容里期权要素的价格变化;2. 它是年轻人的救赎:过往的生产关系中,时间跟躯体是一个人主要是生产要素;未来的生 产关系中,创意跟时间成为生产要素,以此构建新型生产关系;3. 数字藏品在未来的定义中,将是数字人的创意作品。
再次,数字人与数字藏品,背后是新一轮的 IP 孵化与商业化
1. 过往的 IP≈头部,未来的 IP≈特定/细分领域的专业度、辨识度、号召力;过往的 IP 更 多是版权及流量运营,未来的 IP 后退一步还原为创作者及其确切的作品;2. 数字人与数字藏品绝对跟你息息相关,故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你要将心态还原为一无所有 的 00 后,首先不要排斥抵触它,其次不要傲慢与偏见;3. 这一轮的 IP 孵化与商业化,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既包括现实人及其虚拟形象, 也包括数字人及其未来的机器形态;
4. 数字人与数字藏品,命门是创作者及其确切的作品,你可以运营数字人,但更重要是运营 你自己,你(包括你的法身)的 IP,确切的作品是什么?你的运营模型是什么?你想达成怎 样商业化的目的?元宇宙是更纯粹的内容、交流、交易空间,交流与交易的底层,就是 IP;5. 分发与流通环节竞争会更激烈,数字人背后的技术加持,作品量更多、商业化路径缩短且 每一环变现效率更高;数字藏品背后的机制则会放大 IP 商业化的天花板(泡沫化);6. 要么成为 IP,要么成为用户;让数字人成为你的资产而非成本;让数字藏品成为你的作 品而不是消费;7. 钱可能真的不再重要,钱是现实世界的硬通货,未来应该不是元宇宙时代的通货。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5-20 0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