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5|回复: 0

生活札记(第一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9 02: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札记(第一期)w1.jpg

题记:记录让时间看得见,你愿意跟我一起坚持日更,或者每天坚持做点事情吗?如果愿意,我们将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互换坚持的成果,其意义:一是坚持本身,二是文字分享交流,如果感兴趣,欢迎大家后台留言,谢谢!
1. 关于工作压力假期余额不足,春节的玩心要渐渐的收起来了,近期唯一值得肯定的业绩是工作日记,每天都在家里感受农村的生活,像度假一样,享受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风光,每天都能看到太阳升起,薄雾笼罩在田间地头,看到落日余晖洒在安静的村落,时间哗哗流淌,没有丝毫的焦虑,融入其中就是普通简单的日子,没有那么需要驱动的内容。待的时间久了,人自然而然的放松了下来,城市生活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每天都要督促自己学习进步,工作要认真的投入才能有所进展。临近上班,打开工作电脑看下自己的即将来临的工作任务,满满的压力袭来,也许写作记录自己的生活只是自己的爱好,无法作为职业发展,毕竟眼下的文字无法为他人提供足够的价值。工作有挑战是件好事,他总能激发内心的斗志,可对于内心平静的人来说,却需要每天都要面临上场的压力,技术材料的研读,培训材料的编制,都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也许我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流程方法,至少现在无法从容的应对即将来临的挑战,工作经验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处于舒适区,对于我们这些热爱冲浪的人来说,一定寻找下一个兴奋点才能持续下去,这不是在外求,而是通过不同的难度的挑战来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并集中所有力量将其做到极致,自然而然,我们会通过修炼,不断成就自己。2. 关于运动每逢佳节胖三斤,更何况是春节?每顿都是相当丰盛,腊鱼腊肉自然是少不了,火锅炉子下点青菜也是绝配,再来点坛子酱菜调调胃口,如果气氛上来了,再来点酒,那小日子过得也是滋润,乐不思蜀大概是这么来的。稍微不注意体重飙升,以往时间宽裕,运动氛围好,总是可以通过跑步锻炼来控制体重,现在闲暇时间多,自己一个人,懒得跑起来,也就不愿意像以前一样疯狂的奔跑,如果再客观原因一下,疫情之下,心不自由,也就懒得动弹,2023年跑步要纳入日程安排,每周至少跑三到四次,每次45min,慢跑即可,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好自己的体型和精神状态。傍晚邀请了刚上大学的表弟到我们家打羽毛球,夕阳西下没有那么晒,白天不太出门的邻居们也都出来溜达了,坐在家门口观战,好不热闹,门口的开放式场地大小正好合适,只是没有拉网,倒也凑合,热衷于羽毛球的表弟体力和水平都还不错,可以精彩的对打一番。喜欢这种自然一体的运动氛围,贵州篮球氛围就很淳朴,乡村里其实有很多闲散的时间和力量,完全可以发展一些业余爱好,锻炼身体营造良好的氛围,免得成天打牌喝酒。大汗淋漓之后,人显得格外轻松,如何避免中年油腻,也许运动是最好的解药。3. 关于阅读我们到底应该阅读什么书籍?最近在看《批判性思维》,有段时间没有翻阅了,远不是《这才是心理学》的信息密度,阅读节奏整体还是有点慢,明明心理很焦虑有那么多专业资料要看,为什么偏偏要投入到《批判性思维》阅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比较专业,试图通过专业的思维训练书籍,提高自己的认知。读起来费劲,需要专注的投入其中,耐心的写下笔记,享受专注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可以引发自己的思考阅读要列出书单,同样的话题要集中优势兵力做主题阅读,并形成系列的文章,先是专业方向的积累,集中火力,大量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和报告,形成自己的读书笔记,然后以此为基础,在其它领域再适当的扩展。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一切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内容上工作和生活习惯形成统一内容体系,读同种类型系列的书籍,才可以更好。4. 关于离开早上吃饭的时候,六岁的侄儿破天荒地将他喜欢的烤串分享给大家,甚是惊讶懂事得有点心疼,也许是因为他的爸爸早上南下,到广州打工去了,生怕家里人离开,那份善意和挽留,尽管还没有离开,但有种说不出来的酸楚,触动到了内心的柔软。尽管这次回家有快三周时间,还是很快就到点,该踏上远方的列车,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难过,父母在老去,家里环境舒适,可爱的小侄儿和侄女在家待着生活,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只是简单生活,写写日记,毫无压力之下,满是舒适。5.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家里待久了,喝点小酒,人总是容易吃多了,那种吃多了的难受,让人感到羞耻。因为自己的贪欲而难受,多少是失控的表现,对于修行来说,控制欲望是第一步,为了保持好的欲望控制状态,佛教不杀生,不食荤腥,大概就是这个逻辑。酒足饭饱之后,人需要能量来消化,此时意志力消退,会陷入琐碎的诱惑中,无法控制自己继续吃东西,而且丧失了自我的约束,这些久而久之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于是会感到羞耻。人要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状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吃饭七分饱,见好就收,以往总是贪心食物在浪费,忍不住会多吃点,这本身是对食物的敬畏,也是为了囤积能量,毕竟不知道下次吃饭是什么时候,这里的逻辑来自人的本能,为了更加理性客观,实在是有必要超越人性的本能。人不能太舒服了,饮食简单,起居规律,人际关心简单,这些都是为了在追求知识和智慧方面,持续稳定的进步,而不是陷入大起大落的外界刺激,在心跳之间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始终在追求知识和智慧,于此需要长期的修炼和进步。6. 关于朋友 真正的朋友似乎从来不用刻意联系,也向来没有主动联系的习惯,只是偶尔聊起依然毫无隔阂,仿佛从未离开,我们的根系是相同的,曾经一起自然生长过,有过共同的记忆.刻意维系的朋友似乎并不长久,为什么?

      关系不对等,尽管可以保持表面的平和客气,但是基于利益基础之上所建立的联系,各有所图。经不考验,在重大利益面前,人会优先选择自己,而宁愿牺牲对方,这里就是一个权衡的问题,利益与感情中间有杆秤,借钱是非常容易识别出人品的。相处不舒服,总是客气一番,努力维系的不过是表面的舒服,底层逻辑是有相互讨好的嫌疑做人不真诚,说真话会害怕伤害彼此关系,不愿意袒露真诚,反倒是刻意的敷衍,为了害怕承担责任,不敢说真话,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必要长久维系,每到一个地方,我们总能结交到三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本来就很辛苦了,还刻意维系,多少显得有点难度。 友情反倒能超越爱情爱情是自私的,要彼此占有,共同构建一个小世界,而友情却可以自由连接,我们可以同时拥有很多朋友,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三五好友,一壶老酒,总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人是社会关系的动物,不管何种关系,其秉持的原则大抵相同,真诚,善良,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进步随着年岁的增长,尽可能减少对他人的期待,也不要试图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如此倒也自然,不求人,各自安好自在,有余力再想办法帮助他人,秉持这样自我的状态,我想也会省去很多人际交往的烦恼.很久没有结交新的朋友了,在茫茫人海里,我们还是需要寻求同路人一起进步,此时有必要在公众号向陌生人群征集日更的小伙伴,其实也就是将自己的产品分享给他人,并且能同步交换,这个想法很棒,我想可以在2023年一起来玩耍。
    8. 追求幸福
      幸福来自内心的体验,大可不必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他人,有多个好处
        自力更生,督促我们将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事情,预期管理,不期待他人,稍微有点好处,就会感激不已持续经营,幸福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的,可以作为人生的意义断的追求进步。自我审视,幸福是种体验,也就需要不断的问自己的体验,而不是虚荣,依靠外在的认可获取,将虚荣当做幸福。做自己,勇敢的做自己,不依靠就有这样的决绝做好自己。

    9. 《疗愈的饮食与断食:新时代的个人营养学》--读书笔记健康饮食原则:
      尽量采用完整、天然的食材,吃食物本来的样貌,也就是以原型食物为主。要懂得采用热量密度足够的食物,不要让自己挨饿。举例来说,脂肪的阿特沃特热量转换因子比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都高,富含脂肪的食物也就是热量密度足够的食物。调整饮食的比例:以前可能是吃一点菜配很多饭,现在改成吃很多菜,最后配一点饭。饮食的顺序也很重要:从脂肪、蛋白质、蔬菜开始,最后才吃淀粉类。能帮助吃饱而又不会过度刺激胰岛素。和蔬菜一起搭配大量的好脂肪,像是印度酥油、椰子油、牛油果油、橄榄油、坚果、稀奶油、起司。脂肪不太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可以减少血糖起伏,也让人不容易感到饥饿。 每一餐要有大量的叶菜类,能生吃是最好。新鲜蔬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他命和植化素,还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减缓饮食热量吸收的速度,也能改善肠道的微生物种类。 和蔬菜一起搭配大量的好脂肪,像是印度酥油、椰子油、牛油果油、橄榄油、坚果、稀奶油、起司。脂肪不太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可以减少血糖起伏,也让人不容易感到饥饿。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像是豆类、坚果类、肉、鱼、蛋。全蛋的营养利用率是很好的,蛋黄甚至比蛋白更重要。选择小型的野生鱼,像是沙丁鱼、鲭鱼。肉类则可以选用放养鸡和草饲牛的肉。蛋白质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能维持更长久的饱足感。 苹果醋、酸菜、泡菜、纳豆这些发酵食品里的糖,和一些可能带来过敏的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已经被微生物消化掉,而对肠道健康有帮助。菇菌类的食物则含有丰富多糖体、魔芋也有大量甘露糖,都是肠道微生物所需要的食物。水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好水,指的是来自天然,经过流动而更具生命力的泉水,不经人工处理,也没有各种人工化合物的添加。喝好水能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10. 阅读与生活最近读美国大学教材《批评性思维》,对于陈述句论断,逻辑思维的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保证,定义的类型,整体来说适合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研究判断,对于提升我们的思维有帮助,但颠覆性远不如《这才是心理学》的思维转变逻辑学,哲学像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星辰大海,没有那么多烟火气,思维认知的专业术语让人无法形成共鸣,更像是一种思维的乐趣。当然也适合做成思维导图。当我们因为难度问题,无法深入阅读时,此时不妨放下追求,大胆的泛读,从头至尾了解书本的大概,然后从自己感兴趣的入手,避免从头读到尾,满是痛苦。读有难度的书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有利于突破我们自己的认知边界,刺激大脑的发育,让我们可以在某些专业方向持续的进步,我想这是我们可以保持精进的法门。很难建立起日常生活的连接,也就是很难谈得上有用,由此,阅读不仅是探索远方,本向星辰大海,同样也可以是解锁我们生活细节的专业法门11. 宅着的生活在城市里居住少了很多人际的纷扰,偶尔的电话而已,大部分时间还是属于自己,也享受这份清静随着年岁的增长,似乎也不再简单寻求刺激,到陌生的城市里走走逛逛,看看景点什么,更像是修道一样,安静的自我相处,也许这就是向内求的力量。最近几天基本都在忙碌一日三餐,做饭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创造性活动,想着如何搭配素材,保证有荤有素。在操作过程中,菜要洗净,稍微有点坏的菜叶或者肉都要舍弃,灶台保持整洁,放盐要少,少放辣椒,保证饮食清单且健康,就在这普通的备菜,炒菜,炖菜中体验生活的温度做饭也是种技能,随着练习的次数越多,手法越成熟,可以不断优化做饭的技法,解锁不同的食材,每次都有所进步,比如调料多少,食材的顺序,火候的大小喜欢做饭,自然会享受其中,在备菜和炒菜的过程中,人可以进入自由思考状态,也可以听音频,听访谈,并不耽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人立马享受到劳动成果,也可以通过反馈来不断改进自己的受益。事情不在大小,精心准备,努力做好也是修行的过程。12. 我们在追求什么?每每听到蔡志忠的访谈,总是令人深思,他有几个法门

        爱好很多,但每项爱好都要做到极致,达到巅峰之后,再换下一个大块的时间,颠覆现代工业的时间规则,完全听从生命本身的节奏,没有手机,没有手表,完全沉浸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里面,不轻易打断,连续且集中的力量可以击破任何知识难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欲望控制,简单饮食,极致的睡眠,全身心长时间投入,过极简的生活。使命担当,三岁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画画,毕生的力量就是投入到画画中。追求智慧,任何违背此目标的信息来源都屏蔽,不浪费上天赐予的大脑智慧人到世间的使命是提高人类的哲学高度,否则就没有必要活着
      对我的启示是什么?
        每次听到蔡志忠的访谈都心生惭愧,我们庸庸碌碌的生活着,24小时里有无数的琐事,并没有在固定的方向持续发展和精进。普通的专业知识花了好几年都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水平,成天在各种沟通和事情中消耗自己的生命徘徊在世俗和精神追求中,俗世的幸福总是容易达到,近乎道的技能却需要毕生的经历来实现。承认自己是普通人,然后尽可能节省无效的时间,避开无畏的消耗,然后投入到智慧的提升,学习探索,也许眼下的写作算是自我观照,在普通的生活里见识自己的智慧。极致的生活,不妨去修炼自己的习气,依然勇敢和自律。

    13. 工作第一天春节之后第一天工作无缝衔接,心理状态丝毫没有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原因:
      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春节期间耐心阅读写作,哪怕是在家里做饭,也尽量保持平和的状态,与工作时的心态并无太大的差异坚持每日写作,保持良好的思维灵敏度,可以很快适应工作节奏,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享受工作,目前的工作状态是理想状态,可以心无旁骛安心做好手头的事情,探索研究各类知识要点,避开了人事的纷扰,享受投入的状态。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罗列一天的工作安排,然后集中所有注意力攻关处理,效率会高很多。将日更的思路迁移到专业写作之中,每天工作结束尾声开始写自己的工作总结,并将它发给同事,互换彼此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横向拓展的方式。
    14. 星云大师圆寂2023年2月5日(正月十五日)下午,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安详圆寂,享耆寿97岁。正和岛公众号读星云大师129智慧格言,闪闪发光的思想让人动容我一生,服膺于‘给’的哲学,总是给人赞叹、给人满愿;我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给”,符合我们个人的做人哲学,人的价值何以体现?生活中努力的爱人,帮助他人,将好的思想分享给他人,因为自己的到来给予他人温暖,我想这就是善,追求无我,才能心无挂碍
    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什么人最富有?什么人最贫穷?贫穷的人是随时想从别人那里获得,富有的人则是心存感谢,时时想要施与别人。所以,一个人能够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拥有者了。
      世事无常,眼下的所有并非理所当然,感恩所有,心怀谦卑之心,珍惜眼下的福分,这是靠近幸福的法门不过分外求,我们真正的需要并不太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人,由此获得个人价值的体现。
    自学,是成功的动力;自律,是成功的条件;自信,是成功的方法;自尊,是成功的要素。
      不追求世俗名利,追求知识和智慧,每天秉持简单的理念,认真的学习提升自我,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心性提升,都会让我们更加通达,而有智慧,同时会省去尘世很多烦恼只要我们还在学习,在成长,那就还有希望自律,我们时间有限,需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做出选择,而不是做出很努力的样子自信,相信时间的力量,也相信凭借我们的投入和努力,可以达到想要达到的地方自尊,尊重自己的意愿,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不断认识了解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持之以恒的走下去。
      时间是一秒一秒给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地用;书籍是一字一字写就的,所以要一字一字地读。
        凡事不要求快,按照节奏一步一步来,稳步前进,或早或晚,我们都能达到终点凡事都有自己的规律和基础,慢慢来才能打好基础,相信复利的力量凡事要有耐心,耐心才能平心静气处理事情,尊重事情的规律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能勤,时间自然比他人多;肯动,空间自然比他人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勤奋与自律逻辑类型,尤其在思维认知提升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算力。

    15. 晨读《决策与判断》
      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沃尔特-李普曼思维分为两种科学思维和律师思维
        科学思维:先看见,调查取证,最后得出结论,保持开放状态最后导出结论,则为科学思维律师思维:先定义有了自己的期望和预期,为了契合自己的预期,会搜集各种与预期相关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正确,罔顾事实
      人是主观的,看待问题总是待着主观偏见,人的认知也会由此带来偏差
    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同理,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我们自己的偏见,选择自己希望看到的。被试是否摄入了酒精对心率其实并没有显著影响,真正影响他们心率的是他们是否相信自己摄入了酒精。由此证明,期望比血液的化学成分变化更重要。始终相信相信的力量,人活着无非一个信念和想法,难点自我认知边界的突破,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想法困住的
要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态度’,这是不准确的,也会误导人。因为同一‘事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大不相同,不管该‘事件’是一场橄榄球比赛、一名总统候选人的竞选演讲,还是谣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方面理解
    事情本身都多面,不同人会看到不一样的面个人本身偏见和立场的影响,导致选择性看到,视而不见。

因此,在做任何重大决策或判断之前,通常值得停下来想一想并问自己一些关键的问题:我是否受了某种动机驱使而以特定的方式看待事物?我夹杂了自身的哪些期望?倘若没有这些期望和动机,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否会有所不同?我是否向那些与我有着不同期望和动机的人询问过?通过提出这类问题,决策者可以发现许多能够引起知觉偏差的认知因素和动机因素。
    特定场景下,人会受到有限范围信息的局限,接受局部的心理暗示而作决策在有期望和动机的情况下,会按照期望的方向走,而不是科学论证的结果,典型的场景,就是买房,轻易做出决定,接受中介的推导。
Wenchang Shanghai  Feb.20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6-2 06: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