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4|回复: 0

科技,为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 03: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一个凭借科技创造的新时代。身处于此,你可以大胆的评价50年前的登月计划跟“搭乘洗衣机横渡太平洋”没什么区别,原因是你手中紧握着的手机,其运算能力就相当于当年阿波罗计划美国宇航局所有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总和。拍照、网购、转账、叫车、点外卖等等,这些平凡日常背后都有着人工智能跟大数据的身影。依靠它们,我们摆脱低效与繁琐,拥抱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

科技,为什么?w1.jpg

当然科技的革新绝不仅限于此,它还可以帮你量身配置药物,检测并量化多种疾病症状,来诊断你患上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对数据进行云挖掘,例如帮助医生找到与复杂医疗案例相关的研究,概述其中各种论点,大幅度帮助医生提升效率;甚至让人类吃上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肉,以替代专门饲养以供使用的禽类,减少人类宰杀动物的负罪感。至于拥有造物主般荣光的基因编辑,新兴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有望迅速、便宜、精确地剪辑我们的DNA,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癌症、让儿童避免患上遗传性疾病。

技术看上去无所不能,带给我们无限遐想与期望,以致于哈佛大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在《当下的启蒙》一书中提出:“互联网技术,加上数千志愿者的众包,两者的结合催生了人类智力活动的惊人普及性。谁也不用质疑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是哪个时期,答案肯定是今天这个时代,而能够超越今天的就只有明天。”

科技,为什么?w2.jpg

“人是科技的尺度”

技术为人们谋福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投下了一些阴影。就拿大数据来说,根据《纽约时报》与《英国观察家报》的报道,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与特朗普团队合作,疑似盗用超过5000万名Facebook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为其定制包括政治立场、竞选口号等各种竞选策略,精准投放相关数字广告,一定程度上帮助特朗普转变了糟糕的形象,赢得了大选的胜利。

科技,为什么?w3.jpg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确创造了更多可能,但挑战随之而来。许多算法模型把人类的偏见、误解和偏爱编入了系统,悄无声息地接管了我们的判断;高科技算法也有可能在没有得到允许、甚至没有被意识到的情况下被用于扫描人群性状;黑客乐于利用人工智能的自动化与匿名特性,逃避犯罪所带来的直接负罪感;基因编辑技术时常在打破伦理道德的边缘游走……科技正在成为了力量,等同于财富、权力和规则。

科技,为什么?w4.jpg

科技对我们很有用,慢慢变成了我们世界的背景,而且还在不断创造着新世界。但当我们停下来思考科技的时候,另一个不可回避的声音会问道:科技是真正可靠的吗?

观看视频 Dear Tech

在这段名为DearTech(科技亲)的视频中,各界人士表达了他们对技术的期望:技术还有潜力做得更多。比如保护用户的数据、帮助人们相互协作、为大众而不只是为一部分人服务、创造出不带偏见甚至能发现偏见人工智能。在食品安全、飞行安全、救灾、照顾病人、消除贫困、保护环境方面,提供人们所需要的技术帮助。

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无所不能的同时,科技公司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有的公司设置了首席责任官,甚至首席哲学官。科技公司不仅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判定需要优先解决哪些问题。

乔布斯曾经说:“苹果公司在骨子里就认为,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技术要跟艺术、跟人文结合起来,才能带来让我们的内心为之歌唱的结果。”

科技本身是一种手段,它可能被用于行善,也可能被用于作恶。如何让科技向善、最终服务于人类?在5月21日举行的IBM中国论坛上,除了有关对“智能+”这一热点在技术和商业层面的探讨以外,科技责任成为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周忆说:“人,才是科技的尺度,其价值观与责任决定了科技的未来。”

科技,为什么?w5.jpg

IBM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周忆

IBM中国的普通员工中,有数据科学家,有开源软件工程师;有在IBM工作了十几年的蓝血人,也有入职才几个月的新员工。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他们的专业所长,身体力行地解决社会的很多或大或小的难题。他们关心食品安全,保护信息安全,温暖空巢老人,甚至用科技实现教育普惠,防控慢性疾病,开发救灾应用……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承担科技责任的重量,用“向善而行”的科技推动“向上而行”的发展。他们正身体力行肩负科技使命,以责任作为科技进步的动力,并用科技强化承担责任的能力。他们用自己并不强壮的肩膀,默默扛起了“责任”这个重担。

致敬每一位“向善而行”的科技人

科技,为什么?w6.jpg

科技理应向善而行

百年来,IBM一直践行的科技责任观善工、善治、善世,把科技用在最对的地方,将科技用来改善商业,让世界更美好。这是IBM科技的前提,也是IBM科技的目的。

科技,为什么?w7.jpg

科技,为什么?w8.jpg

科技的快速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得到科技人才。但现实情况是,这类人才严重匮乏。以美国为例,IT行业每年创造约50万新岗位,而美国大学每年能够向市场输送的相对应的毕业生只占其中的10%。面对这样一个人才缺口,IBM率先在全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P-TECH”(Pathway To Technology)。

这是一个企业、政府、教育机构三方合作、为期6年的项目,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通过“4+2”——即高中+职业+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学习,侧重STEM学科和职场软技能的训练,为企业定向培养可用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应用科学副学士学位,并优先获得工作机会。

科技,为什么?w9.jpg

科技,为什么?w10.jpg

科技,为什么?w11.jpg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同时,这也是教育多元选择的开始。来自台湾的“准新领” 詹子萱是台湾P-TECH 首届(2018届)学生,成绩优异的子萱出于对科技的喜爱,以及对未来就业的判断而放弃了传统的升学模式,选择了北科大开设的P-Tech课程。

科技,为什么?w12.jpg

台湾P-TECH 首届(2018届)学生詹子萱

“P-TECH让我看到了不同的成长方式,它诸多的课程与企业拜访的实践活动,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将来可以利用AI这些新技术,帮助受伤行动不便的人士重拾运动乐趣。我现在要努力精进自己的英文,更快地吸收新知识,将来能够进入国际化的公司,跟全球一流的人才一起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更多教育模式正在被需要。精英式、学院化的教育模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提供开放、多元,贴近不同价值观的教育模式也成为科技企业回馈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并不充裕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使用,每个人可以获得充足而适当的教育资源,道路越走越宽,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最有效的助推。

科技,为什么?w13.jpg

科技,为什么?w14.jpg

2018年,IBM在全球吹响了“代码集结号”,和联合国、红十字会、以及其它NGO组织一起,号召全球所有的开发者,贡献他们的编程专长,一起去打赢“自然灾害”这场硬仗。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面对地震、山火、泥石流,飓风等等灾害所造成的网络瘫痪、建筑坍塌,疾病蔓延等等灾后困境,人类依然非常无助。为了调动编程人员的积极性,IBM出资3000万美元,连续五年举办全球编程大赛,寻觅开发救灾所需要的各种硬件和软件代码。一经开发,立即发布到开源平台,供全世界的救灾组织和程序员免费使用。

科技,为什么?w15.jpg

“猫头鹰项目”成员和IBM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

在波多黎各进行部署测试

去年在“代码集结号”活动中,获得全球冠军的是Project Owl(“猫头鹰计划”)。这个团队的探测器通过无线网络热点发布信息,而且可以穿越屏障给到指挥总部,在云的平台上形成地图显示幸存者所在位置,从而尽可能地挽救生命。这一方案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在网络瘫痪的情况下清楚地了解灾情,就像猫头鹰的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见。与其他黑客大赛不一样的地方是,在获奖的几个月内,IBM 的企业志愿服务队就将Project Owl带去了提供项目灵感的波多黎各,实现了首次部署。

科技,为什么?w16.jpg

中国蓝天救援创始人、总指挥张勇

针对Project Owl的项目成果,中国蓝天救援创始人、总指挥张勇表达了他的看法。 “在救援中,信息不对称甚至没有信息是最坏的情况,它可能带来更多人员的伤亡。因此‘猫头鹰项目’的方案,利用科技和代码建立起即时的通讯网络,这对救援来说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救灾技术多年来都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革,希望‘代码集结号’能够带来突破,帮助救援队提高救援效率,更好地保障救援队员和被救人员的安全。”

蓝天救援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紧急救援机构。

科技,为什么?w17.jpg

科技,为什么?w18.jpg

曾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国内外大型灾难中勇赴险境,强力救援。

鼓励开发者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思考,并且积极协助想法的实现。IBM的代码集结号项目向我们证明,以善意为出发点的技术创造,将卓有成效地帮助人类抵抗灾难,同时也为人类的善举提供保障。以技术的方式,扩大“善意”的可能性,是IBM回馈给社会的礼物。

科技,为什么?w19.jpg

关注食品安全问题,IBM凭借IBM Food Trust为零售商、供应商、种植者和食品行业供应商提供来自整个食品生态系统的数据,实现更高的食品可追溯性,增强透明度,并进一步提高效率;同时,利用科技解决民生上的各种复杂难题,IBM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协助非盈利组织STOP THE TRAFFIK有效地阻止和预防人口贩运;在环保领域IBM研发的人工智能显微镜机器人能在世界各地持续监测水资源,IBM Watson IoT技术正在用于保护犀牛免受盗猎者的杀戮……

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但以实现人类共同进步为愿景的科技企业和从业者又成为保障科技造福人类的重要力量。

用科技规范科技,未来的一切应以信任为基础。以多元选择瓦解科技霸权,以开源互助对抗数据操纵,以开放共荣支持可持续发展,以“善”为准则向外延展,我们仍旧可以依靠不可思议的科技创造美好未来。这不仅是百年IBM的初衷与决心,也是所有科技公司的责任与担当。

Dear Tech,本该如此。

(图片来自IBM、Unsplash)

策划: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高效

作者:华飞天、阿翯

设计排版:崇崇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科技,为什么?w2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网 ( 鄂ICP备20005464号-17 )

GMT+8, 2024-6-3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