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ia 发表于 2023-3-17 12:19:09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我国政府在 2015 年提出“中国制造 2025” 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 既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也是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决策。互联网+”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顾名思义, “互联网+” 是互联网功能的增强和应用的拓展。 互联网的应用从面向网民个体到面向企业的拓展,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跃升, 可以说“互联网+” 是互联网技术演进和互联网化深入的新阶段。


互联网发明至今 45 年了, 前 25 年主要限于学术应用, 自 1994 年互联网开始商业化, 中国也是从那时开始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这 20 年来互联网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WWW、 P2P(对等通信) 、 IM(即时通信) 等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从收发邮件的联络平台发展到阅读和下载文件的浏览平台、以微博和为代表的社交平台。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 催生了 O2O(线上到线下) 结合的应用, 互联网与传统集市结合有了淘宝,与百货卖场结合有了阿里巴巴、 京东, 与金融业务结合有了支付宝,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零售、 批发、 物流、 金融业等领域, 将信息流、 资金流与物流结合, 破除了信息不对称壁垒, 减少了中间环节, 提升交易效率。 医疗、 教育、 交通、 旅游等与消费者生活工作更加贴近的行业也正在受到互联网化的影响。


总的来说, 这20 年主要是面向消费者的应用。 中国由于传统商业和公共服务发展的滞后, 造就了互联网在这些领域应用的机会, 中国网售占零售业的比例已经超过了美国, 按照美国 VMWare 公司估计, 就面向消费的互联网经济规模占 GDP 的比例而言, 2014年中国为 4. 4%, 美国为 4. 3%。 面向消费的互联网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现在互联网化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即向产业应用拓展。 尽管在这之前,互联网已经在产业供应与销售的流通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核心制造环节的应用仅是入门状态, 互联网尚未真正成为制造平台和工作平台。 基于互联网从IT(信息技术)到 CT(通信技术)再到 DT(数据技术) 的发展, 同时为了适应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 近年德国和美国相继提出工业 4. 0 和产业互联网的概念,美国GE 公司预测全球产业互联网的增加值在 2025 年将占到 GDP 的 50%, 显示了产业互联网较消费互联网更宏伟的未来。 麦肯锡公司以云服务渗透率和中小企业互联网使用率来比较中美产业互联网差距, 2013 年我国仅相当于美国的1/3~1/4,VMWare 公司认为大约到 2040 年中国的产业互联网才有可能赶上美国。


“互联网+” 是互联网化的新阶段。 “互联网+” 阶段与消费互联网阶段不同。 在消费互联网阶段, 网络是互联网发展的载体, 网民是驱动力, 互联网企业是主体。 在包括产业互联网的“互联网+” 阶段, O2O 是载体, 市场是驱动力,实体经济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是主体, 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 行动中将发挥开拓者作用, 但“互联网+” 的成功更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发挥主力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我国政府在 2015 年提出“中国制造 2025” 和“互联网+” 行动计划, 既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也是打造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决策。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 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 从政府工作报告所指的“互联网+” 行动计划意图看, “互联网+” 覆盖的范围比产业互联网或工业 4. 0还要宽, 在强调开拓面向产业应用的同时, 将继续深化面向消费者的应用, 还将强化面向政务特别是社会管理与民生服务的应用。


其中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是重 点,“互联网+” 致力于将互联网的应用覆盖制造业全链条, 包括企业间的协作和从供应链到端用户的综合集成, 发挥我国在消费互联网方面的优势,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将两化融合拓展到更宽广的产业领域,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发展生产力、 提升竞争力是“互联网+” 行动的目的, 但还应有更高的追求,“互联网+” 应成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双引擎”的平台与动力, 以互联网的开放、 包容、 群智、 创新的思维改革生产关系, 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通过一个一个产业的互联网化, 引发发展模式的变革与潜力的释放, 提升核心竞争力, 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应该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使命。 随着实践的继续, 相信公众对“互联网+” 内涵的理解会更深入。“互联网+” 行动计划即将启动, 互联网企业闻风而动, IT 企业跃跃欲试,现在需要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的参与, 特别是需要实体经济企业的后来居上, 构建“互联网+” 的良好发展生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