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 发表于 2023-2-22 08:50:34

养生篇 | 养生需要学习的中医基本知识

良好生活作息,是所有调理方法的根本

常有人向我抱怨,看了中医也吃了中药,却没什么效果。每次我都会问他们的生活作息,多数人都是晚睡。总认为生了病,只要吃药就会恢复健康。实际上并非如此,现代人的慢性病,多数源自于不良的生活作息。

这种疾病形成的原因和古代人是完全不同的。古代没有电,没有3C产品,当时的早睡是初更(晚上七点),晚睡是二更(晚上九点)。正常情形没有人在三更才睡的。现代人则很少人在三更以前入睡。古代的疾病,更多的是因食物缺乏或不能运输,使得营养方面出了问题,因此,吃药补充身体没吸收到的东西,可以治许多病。

中医的药方多数成形于一百年前或更古老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没病的人也许会在二更才睡,生病的人就一定在初更就睡了。因此,医生的处方也不用特别注明必须早睡。但早睡可能是治疗效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人使用中药,却把这个部分给忽略了,自然治疗效果就很差或根本无效。



网络结构的人体系统

在研究中医的经络理论时,有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个问题是“为什么大脑没有经络?大脑在人体扮演什角色?人体的结构是像一部计算机还是一个网络结构?”

如果人体的结构像一部计算机,大脑就像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是整个人体的核心。可是在我们的知识里,从来没有任何控制内脏活动的知识,这些知识和能力似乎不在大脑之中。



从大脑没有经络的结构看来,中医概念的人体系统,大脑并不是人体的核心。也就是人体的结构不像一部计算机,可能更像一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如下图的企业网络,总经理是这个结构中的指挥者,但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却在机房中各种不同功能的服务器。总经理并不负责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和维修。



把企业网络结构略为更动成下图。就出现一个类似的网络结构,其中服务器机房里各个功能的服务器换成了十个拥有对应经络的脏和腑。总经理的终端机换成了大脑。

可能这个结构才是中医概念下的人体系统结构,是两千五百年前「黄帝内经」中,文字描述下的人体结构。



身心灵一体网络结构的人体系统图

在网络结构的人体系统中,大脑指挥着四肢五官,可以说大脑是这个身体的操控者或使用者,但不负责管理和维修机房中的服务器-脏腑。机房存在着极为复杂的运行系统,不可能像人体的某些反射动作,不需要智慧就能运行。五脏六腑的管理,包括正常的运行控制,能量配置,维修计划……..等,其中许多事物,必需因应身体总体状况,外部气候条件做决策,是极为复杂的工作。

人体可能存在着另一个比大脑更高智慧的机构来处理这些事,是比较合理的推论。这个「存在」担负着机房运行的管理和维修。也许可以称这个“存在”为潜意识或灵魂。这样的人体网络结构,才能合理解释大脑没有经络的事实。

在我们的脑海里,完全没有人体如何操控五脏六腑的知识。我们不知心脏如何跳动、肠胃如何蠕动、似乎五脏六腑的操控完全不在大脑的知识和感知中。这个现象可以说明大脑并不实际操控五脏六腑。就像公司的总经理并不需要具备维修机房中服务器的能力一样。

“人体近似网络结构的系统架构,可以合理解释大脑没有经络的事实。”这样的推论只有在网络系统技术发达的今天才有机会做出来。长期以来中医给人不科学的印象,实际上可能是长期以来人类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不足,不具备理解中医理论中人体系统结构的能力。中医的系统结构理论,可能远比现代医学更接近人体设计者思想(假设存在一个人体设计者)。

从黄帝内经的文字陈述,可以画出上述网络结构形式的人体系统图。让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感到好奇,他似乎具备了现代网络结构的系统学知识,却生存于两千五百年前。

现代医学在生理理论分了许多科,各科之间似乎没有太多关联。心理和生理更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领域。灵魂学则不在现代医学之列,是自然疗法中独立的一部分。

中医则不同,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存在着各个脏腑和情绪之间关系的理论。认为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等,说明了五种情绪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也说明身和心之间是紧密结合、互相影响的。在这个网络系统结构图中则包含了管理和维修五脏六腑的灵魂。是身、心、灵三个部份结合成一体的系统,一个系统图就能含盖生理、心理、和灵魂三个部分。而且系统图中每个元素之间都有紧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系统图,灵魂不但存在,还担负着总体系统日常维修及操控的任务。也就是灵魂负责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行,大脑则担负着指挥人体各个外在系统的运行。大脑是人体使用者的角色。

当然这个系统结构是从「大脑不在经络之列」的现实状况所做出的推论,并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支持这种观点。也许必须等到人类科技进步到足以跨越空间,接触到灵魂(假设灵魂是存在的),才能证实其是否为真。

经络是身体修复的通道

学习中医时常问自己的两个问题“经络是什么?”,“为什么身体要设计经络这样的结构?”我还是老办法,假设自己是那个设计人体的人,从设计者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既然中医常以经络来治病,那么经络存在的最大可能是用来维修身体的。

就像我们设计计算机时,总要考虑如何维修。一个需要存活在世上数十年乃至百年的机体,设计时更需要考虑维修的问题。必需建立功能强大的自修复系统,但是再强大的自修复系统,也有出现力有不逮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利用人体的自我反应,从外部进行辅助。也许经络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被设计出来。



中医的“阿是穴”,即是那里疼痛按压那里,疼痛的感觉是身体创造出来引导自己用手去敲它,疏通那一点的经络,进而使经络对应的脏腑得到改善。也就是敲打或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促进体内脏腑的运行。经络和其中的穴位是身体用来调整脏腑的通道,也可以说是身体用来维修脏腑的通道。

身体对应脏腑的经络只有十二条,也就是能透过经络维修的器官只有这十二个。有经络对应的器官和没经络对应的器官,从人体设计者观点,显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官。

现代医学成形于19及20世纪,19世纪人类最主要的科学活动是不断的发现各种新的元素,逐渐填满化学元素表。因此,化学是那个年代最主要科学。科学家的形象就是穿着白袍,摆弄着满房子的瓶瓶罐罐。因此,现代医学治病的方法在使用药物,而且是化学药物。可以说现代医学是个化学治病的医学。

20世纪的主要科学是物理学,21世纪则是系统学。这两门科学没赶上现代医学成形的年代,而现代医学也很少利用物理学和系统学来治病。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在起步时就是从系统学和物理学开始,再辅以生物化学组合而成的治病科学。而这三门科学都是到了21世纪人类才有能力着手思考的全新领域,因此也只有在这个世纪人类的科学才有机会逐渐理清楚中医学的各种理论。

面对人体这么复杂的机体,系统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复杂的系统简化。











微信公众平台:吴清忠经络科技

微信号:jlkjkkh

问答系统 有赞商城





吴老师推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生篇 | 养生需要学习的中医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