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 发表于 2023-2-21 17:16:25

中医四季养生之春季养生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



中医认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有温热寒凉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人能顺应节气的变化规律,适当地调整饮食、精神、起居、运动等,就能保全健康,延年益寿,否则就会生病,损害身体。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如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暑热酷盛,可食性属寒凉的绿豆之类,以起到清热祛暑的作用;秋天气候干燥,宜多吃油脂类食物,如芝麻、桃仁以润其燥气;冬季严寒,可食温热性质的食物以抵御寒冷,如具有大热之性的羊肉。







春季养生



一、春季特点

春季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的开始,春归大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诸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二、饮食养生

适当食用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以扶助机体内的阳气生发。如:香椿、豆豉、大葱、芫荽、韭菜等。

(1)香菜(芫荽):具有发表透疹,温中健胃,消食开胃之用。

(2)韭菜:具有舒肝和胃、行气宣痹,活血散瘀之用。

(3)青蒜:具有醒脾气,消谷食。用于纳食不香,消化不良等症。

增加甜味食物摄入,多吃些甜味的食物,这样能够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如土豆、大米、小麦、黄豆、薏苡仁、大枣等。

(1)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

(2)土豆(马铃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止痛润肠。常用于脾气虚弱,倦怠气短乏力,脘腹隐痛,便秘等症。

减少酸味食物摄入,如:醋、梅子、石榴、杏、山楂等。

慎食生冷之物。春天虽然开始转暖,但有时仍夹有寒凉之意,尤其是早春时节,故应慎食生冷之物,如冷饮、冰棍、冰淇淋、清凉饮料等,以免损伤脾胃功能。此外,饮食中应少吃性寒食品,如:苦瓜、冬瓜、黄瓜、茭白等。



三、精神养生

春季养生,首先要戒怒。春天人们一般比较烦燥,此时发怒更容易伤了肝气。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气逆呕血,甚至卒然昏倒等症状。所以要精神愉快,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不可急躁恼怒。首先,要学会用意识控制。其次,要会运用疏泄法,即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发泄出去,尽快恢复心理平衡。最后,还可采用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自己的思想关注点,从精神烦恼中解脱出来。



四、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指出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意谓春天人们应当晚一些睡,早一点起床,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春季衣着

(1)春天宜捂。由于春天气候变化较大,故穿着要求宜捂不宜冻,防止风邪伤人。古语道:“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人们当心春天里的“冬天”。

(2)衣服不可顿减。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所以,春天不宜过早地顿减衣物,宜逐渐减衣。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

(3)不要在穿堂风的地方久坐。此风由于流速快,最易伤人。



五、运动养生

应加强锻炼。到空气清新之处,如公园、树林、河边、山坡等地,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年老行动不便之人,可在园林亭阁虚敞之处,凭栏远眺。



春季运动注意事项

(1)避风:春季雾多,风沙大,因此,锻炼时肢体裸露部分不宜过多,以防受潮寒诱发关节疼痛。

(2)不宜太早:春季锻炼还要注意的是,在初春时晨练不要太早。因为早春二月,清晨气温低,冷气袭人,易患伤风感冒,重者引发关节疼痛、胃痛发作。

(3)运动后及时穿衣:脱穿衣服要预防感冒。如果身上出了汗,要随时擦干,不要穿着湿衣服让冷风吹,以免着凉引起疾病。



编辑:宣传科   姜麟一

审核:宣传科   孙磊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西安市第五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片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725367977399074819

往期回顾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教你学会正确的“春捂”方法



西安市第五医院张良主治医师援马拉维工作纪实



青风藤和秦息痛





西安市第五医院地址:

医院交通便利,可选择以下交通方式来院就诊:
乘坐4、622、713、222、701、300、223、31、202、611、612、23、407、201、252路公交车到南小巷站(西安市第五医院)下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四季养生之春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