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 发表于 2023-2-19 05:41:10

【节气养生】雨水节气的养生细节!


黄帝养生
传播养生知识

交流养生经验


公众号合作请联系 QQ:365300103



每年公历2月18-20日是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雨水节气通常预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人体此时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雨水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起居养生





      晚睡早起,宜动不宜静。春天后,很多人都有春困的情况,雨水后应少睡多运动。《黄帝内经》描述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意思就是说,生活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提倡人与自然相对应。春天来了,白天渐渐延长,黑夜慢慢缩短,阳气渐长,阳主动阴主静,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

   



二、饮食养生





      雨水养脾是关键 少吃酸多食甘。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雨水节气最应该养脾,少吃酸多吃甜。立春过后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春天为肝木升发的季节。中医认为,在五行学说里,太过则克己之所胜。木气太旺了就会克土,所以春天人的脾胃功能会比较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应该养脾。

   

      甘味的东西都是养脾的,此类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药、芋头、茯苓、甘蔗等,推荐健脾汤粥有:淮山粥、板栗粥、花生粥、薏仁粥、黄花菜汤等。酸味的东西都是助长肝木的,一般来说应少吃一点。

                                                                                                                                                                                                                                 






      春季当令食材推荐:春笋,春季吃春笋。笋是山八珍之一,也叫菜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曾提到,竹笋就像刮肠篦,说明它具有刮肠的作用。春笋,是春天的新鲜竹子嫩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蔬菜,其味清香鲜美,可以说是道地的“时令鲜味”。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化痰下气,疏肝健脾的作用。竹笋可做汤,也可烧菜,尤其是春笋,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





中医提示

风湿患者

可点艾草祛湿保暖、

高血压患者别再熬夜。?



      中医认为,春天雨水增加,风气很重。这个季节,风湿病容易发作,家有风湿病患者的,可以经常点燃艾草。因为艾草性温燥,芳香而辟秽,可以祛湿。可以点艾灸熏足三里等穴位,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春天阳气开始上升,高血压病人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此类人应特别注意避免熬夜。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罹患哮喘、心脏病、慢性胃病的几率更高,此时,人们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有节,按时起居。





结节疙瘩最爱堵三个部位,一个妙法把瘀堵全打开!
春天喝此茶,疏肝又补气
倒春寒,男女各有一个部位万万冻不得,小心落下病根!
春捂4处,一年无病!捂哪里?捂多久?怎么捂?
耗尽女人阳气,正是这5种日常行为!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走进健康生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气养生】雨水节气的养生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