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w987531 发表于 2023-2-18 18:55:09

雨水养生|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健脾祛湿,保暖养阳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



雨水

明日雨水,是立春以后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写道:“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毕竟是“三九天”末梢,春寒料峭,气温忽高忽低之际,生活起居也应顺应自然,掌握阴退阳长的转折期,掌握节气养生的精髓,注意个人的养生保健。





饮食

适时而变,调脾胃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加上此时气候较阴冷,故可以适当进补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与此同时,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难免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不适,故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吃些茼蒿,养脾胃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潇潇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雨水时节空气湿润,又不燥热,正是养生的好时机,当然调养脾胃应首当其冲。春季调肝养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麦、高粱、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红枣、山药等,而在这些食物中,茼蒿是最适合不过的时令食疗菜肴了。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养心安神、降压补脑,适用于治疗 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胀痛等症。所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不过,《本草逢原》说,“茼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 气满”,所以,一次不要进食太多。同时,体质虚寒而腹泻者,也要少吃或不吃。



体内有湿,喝薏米党参粥

薏米,又叫薏苡仁,民间称为“天下第一米”。薏米具有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等功效,其美容功效是众所周知的。此外,薏米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有首民谣是这样说的:“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党参,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本草正义》记载,党参“与人参不甚相远”“健脾运而 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若将薏米与党参一起熬粥,则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湿,还能补气血,实在是一道不错的食疗佳品。

做法: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2小时;党参15 克洗净后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净,然后将三者放入锅中,并加入1000毫升 清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上约半小时。等到粥熟后,可依据个人口味放入冰糖调味。再焖煮一会儿后,就可以盛出来吃了。







穿衣

“春捂”很关键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再加上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 致病。所以,穿衣方面要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注意“春捂”。尤其是高血压、心脏 病、哮喘患者,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之外,还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



注意脚部保暖

有句谚语说:“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脚,素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经络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感应点和反射区。足踝以下,双脚共有66个穴位,占了全身穴位的1/10。这些穴位都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汇聚的地方。若是脚部受到湿寒侵袭,五脏六腑必然会受到影响。而且,脚位于人体的最底下,距心脏的位置最远,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脚很容易受到湿寒之气的侵袭。除穿上合适的鞋袜外,每晚睡前还需用温热水浸泡双脚。







运动

雨天运动宜选室内

雨水时节降水开始增多,气温极易变化,即所谓“倒春寒”。因此在雨水时节前后,可减少室外活动,遇下雨或刮风等恶劣天气时,采取室内活动的方式进行锻炼。健身球不为场地所限,是一种非常好的室内健身方式。健身球作为一项新兴、有趣、特殊的体育健身运动,用途和优点很多,健身效果良好,有很好的损伤恢复和康复功能。在锻炼时也比较安全,不容易出现损伤,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



按摩腹部

除了饮食调理健脾养胃之外,按摩腹部也是一种好方法。具体做法是:先仰躺在床上,然后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左右即可。也可以通过散步、做一些伸展运动来达到调养脾胃的目的。



敲敲风市穴,告别关节炎

因为穿鞋的缘故,对于脚部的保暖,人们不容易忽视。倒是腿部保暖的问题,经常被一些姑娘忽视了。有些爱美的姑娘们眼看春天来到,不顾腿部受寒,便早早地穿 起裙子,若是长期如此,风邪便会携湿寒由风市穴位侵入人体,在风邪的长期侵袭下,容易形成“风寒腿”,患上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腿部的保暖,腿部的保暖很简单,只要穿上一件贴身的棉质秋 裤就可以了。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外,敲风市穴也具有将虚邪贼风拒之门外的功效。风市穴处于大腿外侧,属于胆经上的一个穴位。“市”就是“杂聚”的意思,“风市”就 是各种风邪的聚集之地。敲风市穴很简单,坐着、站着都可以敲,尤其是当我们感觉累了的时候,敲20~30 下,便会让健康“随风而至”。







情志

避免阴郁情绪

天空晴朗,阳光灿烂,可以排解心情抑郁,远离沉闷,让心情愉快起来。然而雨水节气到来,下雨的时候比较多,尤其是南方,这可能会让人心情不好。这个时候,可以多与人交流,多去赏花以悦目,心情就会相对愉快起来,人才会有朝气,有朝气才能有生气,肝才能有活力。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少熬夜、少劳累,以免影响身体气机的平衡运行。平时可以多喝春茶来提神。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枸杞子茶等,都是让人有生气的好饮料。人参炖鸡、黄芪炖肉等食物,可以益气养肝,帮助我们走出心情的低谷,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编辑:王曈曈

审核:陈英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

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原街333号

电话:0532-88181110

扫二维码   识别关注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乘车路线:

①珠山路-第二中医医院站:黄岛208路;黄岛215路;黄岛503路;黄岛66路;西1路;西2路;西2路a线;西3路,向西进入中原街,直行200米即可到达医院东门。

②灵山湾路-家家悦站:黄岛206路;黄岛70路;黄岛k21路;西1路,向北进入牌坊街,直行230米,右转50米即可到达医院南门。

爱中医,更年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雨水养生|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健脾祛湿,保暖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