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 发表于 2023-2-17 09:58:21

在“华莱士文学”里,我真正读懂了生活

本文转载自“X博士”(ID:doctorx666),已获得转载授权来源:X博士(ID:doctorx666)作者:格子设计/视觉:Elaine
前几天,我在知乎上偶然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uRtVlEiccAljJq718MtDKynEbTkfYWDpZjAwicncghqM2Nz9XZaojDaw/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一网友疑惑很多人说华莱士吃了拉稀,但这件事为什么最终成了一个梗?
问题上方的分类仅标着“投诉”,暗示这应该是一个严肃的食品安全话题。
本着多年谈笑风生的经验,我以为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要么是幸存者偏差的概率学统计,要么是梗文化的流变解析。
最不济,是输出#喷射战士# tag的整活。
可万万没想到,在2400多个回答里被顶到首位的,是这样一则文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qaKOUbNMtiaW91ZW3iajzx0hB1iadrLC6vS3Z1zA9j2VMGDepJQhu88EA/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短短的112个字,却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的文学高度。
华莱士作为其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线索,一路起承转合。
大家本打算攥着手纸冲进赛博撤硕,没料到最后全都用来擦眼泪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OVTrRlibtDB5GTFauyh3pajXR2icJtkNabrMgLviaCyEHFvWSwy9dxSRg/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JimSu

也许是不小心,或者是故意的,在这个有关华莱士的问题下,出现了浓厚的文学气息。
有华莱士版本的《人世间》,充满着庞麦郎式的野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ZMkQXAZXNv6Ybxxup9xdb13vZnH0VicPowLxYXHEKugiboyrBkXn5jag/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有《我不是堡神》的戏谑与忧伤。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Z3OY6YGdmPPMlTZKW2u3NqrUliaEibpxL6iaDYkF53iawbypov69Dsnicww/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GYINGJIE
而通过在互联网上的进一步搜索与考据,我们发现——
从华莱士中,的确生长出了文学。
在“华莱士文学”里,我们可以读懂生活。



高于华莱士の文学


就像人类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
妈妈,似乎是“华莱士文学”中的一个母题。
在一些年轻人的脑海里,华莱士的门店就像自行车的后座,承载着关于母爱的独家记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4nzaznMG0VWEX6JBYc6xzovnOIPzg6Skia2T4YWVp4b2qfnE56IdIEA/640?wx_fmt=jpeg
图片来源:小红书@放阳屁
华莱士有时是一段妈妈的记忆,有时又是一种过去的感觉。朋友问她华莱士是什么味儿的,她形容是努力好久才能吃上一顿的味道。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YDQSzED7Goou82ZGFqMTSvRRS3ic1loGzo0DIp2bVWZSemiczqn7gdyA/640?wx_fmt=jpeg
图片来源:点评软件
《百年孤独》因为开篇第一句穿越了三个时态而被奉为神来之笔,在“华莱士文学”中同样有这样的表述痕迹,还加入了“闻到第一口”的通感诡计。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时,华莱士只是一个对于母亲的小小心愿,他希望老妈退休以后,自己能吃到固定的晚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ahUtj3Xtck7TiamMNN5haNxsh49EtjduycWf7GZic14m8Zn7wbu2Lkbg/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周小贵的世界
而有时,华莱士却又成了一个大大的遗憾,出现在每一个与母亲多年未见的梦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dkeeIz9BicveBpbpJt8uiaUsOZO8C4bmsyNO8jUBNa0tQD5dS145yhRg/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华莱士在这样的文字中,具有了全新的象征含义。
有网友说华莱士现在是:“一头连着肠子,一头连着脐带。”
当父亲们的形象出现在“华莱士文学”里,不像朱自清沉重的《背影》,更像是一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孩子。
有人记录带爸爸去检查身体时,他第一次吃到华莱士,爸爸会先问这个贵不贵,听到可乐和汉堡都是送的,才放心地一手一个拿了起来。


图片来源:小红书@荒妹儿啊
还有网友写了爷爷和华莱士的故事,她说在每个月打折的那几天,爷爷都会在饭桌上做舆论动员,像对暗号一般等待着奶奶的批准,然后开心地带娃儿去吃华莱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nTL3SDsxNI5gFXTSiaEfIIVOowgrn3WibWR1DTFXzFC3R4vzhI6G3O2w/640?wx_fmt=jpeg
图片来源:小红书@绵羊大侠
有的人吃着吃着就笑了,有的人吃着吃着就哭了。
不是天下所有的爷爷都认得华莱士,但仍会有阿公仅凭着孙女外卖包装袋上的样子,就能在40度的天气下步行两公里给她买到炸鸡。
吃着华莱士,泪水滑过她年轻的脖子,阿公还以为是汗。
“阿公把风扇只对着我一个人吹”,她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jWCRLDUEoBMJQ5v1U48ffDm0R3pfqiaxayI3KMJAH1IEjgGLMiaQze1g/640?wx_fmt=jpeg
图片来源:小红书@yi
偶尔离开家庭语境的“华莱士文学”,故事图景更加丰富了起来。
有时是《三重门》式的青春文学,那时他们只有梦,没有喷射,他们想爱、想吃、想有一台PS2。
有时是《奋斗》式的励志文学,一个人很难吃下华莱士的双人套餐,就像霓虹灯下也很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Iylef7klIZfXXMsdrSTOEkzg29xYTWcqhSsZHrdbC07Zql8wZRsE6w/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而“华莱士文学”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则往往来自于那些纯真孩童的视角。
十几年前,即将面临残酷疾病折磨和巨额医疗花费的小梦洁,尚无忧无虑的她指着华莱士新品传单上的汉堡问:“爸爸,这上面有好多好吃的,你吃过这个没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LF7FrV8UAg9utXd0XwfwKlOuQYvyrI30R1xVlFc7XsicPblvUVRWnyQ/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三峡枝江网》
现在,在搜索引擎上检索与华莱士有关的作文,足足有52页。
一位小朋友和家人去吃华莱士的记述里,童稚见闻中夹杂着许多温暖而酸涩的生活信息。
不过此时,他大概还不会太多思考爸爸妈妈这些对话背后的事情。
他只是感到:“大人的心思真是难猜。”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8HRBAoAmvfiaAywJiblLFd9ib9bpJrNU5MsF5UL9Ef6PoIXHUGq13oMew/640?wx_fmt=png

“不过一家人过来华莱士吃一次还是挺开心的!”



低于华莱士の生活


在开篇提到的那则知乎问答的评论区,有人说华莱士应该请不到这么好的文案写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licdAH0r6dFZKUCHMcE1D2Jd0ia15Pus4icjoMN4pXOjLAMXahjwHoj6Q/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知乎@林有财
是的,“华莱士文学”真正的张力,并不来自于某种精巧的遣词构句。
而是,来源于一种我们感到熟悉却又开始陌生的真实生活。
近几年,华莱士出现在互联网语境下的时候,其角色往往像是一个提不上裤子的“小丑”。
社交app上充满着关于#喷射战士#的调侃,短视频up主们前赴后继发起了“拉还是不拉”的刺探。
实际上,在更早一些的年代,我们对华莱士的认知还非常简单。
华莱士,很可能是许多来自小地方的孩子吃到的第一份洋快餐。
有网友说,华莱士圆了幼时的她对油炸食品渴望的梦,这甚至引起了她现在对喷射梗的恨。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只有孩子们的消化快。
那时,我们大概还分不清华莱士和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之类的区别。
我们只知道那里一样有用两片面包夹着肉和菜的汉堡、有从柜台上递出来的冒着热气的薯条、有炸鸡表面泛着温暖的油光,番茄酱被装在精致的小包。
只需小小地攒上一笔饭钱,或者等长辈的许愿兑现,我们就可以获得一次食欲上的满足和对现代生活的体验。
作者西比上周吃华莱士,连续拉稀了三天,可来自南方小镇的吴少剑说,那时走在放学的路上,华莱士店门口贴着花花绿绿的传单,就像通向更大世界的船票。


华莱士传单

后来的我们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小地方,在某个摩登都市过上了写字楼空调过热、照片饱和度过高的生活。
299的自助餐已经吓不到我们了,1000以内吃不饱的Omakase也不是没见过。
中午我们有时订40一份的减脂餐,晚上我们钻进精酿酒吧消磨时间。
虽然料理包、冷链预制菜依然将我们重重包围,毕竟城市里食物的新鲜程度都是明码标价的。
但总之,我们大概率不会再尊重这些所谓的洋快餐了。
走在下班路上,有人向你递出华莱士的新品传单,你只会觉得有些不耐烦,偶尔在网上刷到#喷射战士#的梗才会哈哈一笑地点个赞。
一切似乎都过去了,似乎都向着更精致、体面的方向跑过去了。
不过10块钱能吃到俩汉堡的地方,依然是很多城市的热量底线。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吃华莱士,也有可能明天就吃。
就像华莱士到底喷不喷射是一个不确定事件,是被装进汉堡盒子里的薛定谔,是在油锅里翻炸的墨菲极限。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现在吃华莱士的人群已经分道扬镳了。
有人在疯狂星期四文案下调侃,华莱士100-80的差价是不是用来买纸?


图片来源:皮皮虾截图
可也有人表示,真有过这样的活动,那段时间他们几乎全班都在吃华莱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27ibIhB6JmQ4NxOMkYM8DW8lMbcFgmRWiahaNyIFZGBUfic2sF3VYCHQA/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B站@御坂8029
有人觉得吃一次华莱士或许是囊中羞涩的不得已而为之。
但也有人说自己“没有了华莱士可怎么活”?


图片来源:微博@龙嗽
华莱士对于有些人也许是单纯地猎奇,而对于有些人,华莱士也是他们生活里的小确幸。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dxichibS5icWEw3ea1bgSYNiavJdaCQrZ16N5lZzzNTcqHlqcRhfJsicZsx4KWP68KkmaicgO1ovE0PrJxAicsw8NALA/640?wx_fmt=png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甚至,是一个稍显奢侈的期许。
消费是这世界上最天然的城墙。
食物筑成的阶级也将人们围挡。
值得庆幸的是,营养、爱与真情仍然是公平的。
在这片土地上的许多地方,依然继续着我们曾经的故事。
那天我刷到了深漂的一家四口,在孩子3岁生日那天他们去吃了96元的华莱士套餐。
妈妈问:“你开心吗?”
她说:


图片来源:今日头条@小蓝蓝呀
提示:
* 本文经X博士授权转载,不代表FBIF立场,转载请联系出处。*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30w+食品人已加入!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华莱士文学”里,我真正读懂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