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ying0510 发表于 2023-2-17 08:16:40

【节气养生】雨水:重在防湿邪、调脾胃,这份养生指南请查收












雨水YUSHUI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2月19日,雨水节气即将到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330°。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养生记重点


古人云:“顺应四时,乃养生之本。”去年的暖冬、今春的降温,容易造成“多病之春”。抓住节气的转换,养生保健,身体才能更健康。

一、防倒春寒
雨水节气期间,空气湿度增大,气温偏低,而且寒中有湿。不少人在早春时节会穿着裙装、轻薄的衣服。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特别是膝关节外皮下脂肪少,缺乏保护,对冷空气的侵袭较为敏感,受寒后更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甚至会引发关节的问题。

因此,春天在穿着上,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以“捂”为主,使身体渐渐适应新的气候变化。
二、防湿邪
湿邪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湿和外湿,若不小心感受了湿邪,应及时祛除。感受外湿,与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关,初受湿邪,邪未深入,可从表而解。如喝杯温热的红糖姜枣茶、泡个热水脚使微出汗对祛除外湿有不错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内湿。内湿的产生主要与脾胃的运化失调有关。

因此,雨水养生,调理脾胃很重要。雨水多湿冷天气,不要用冷水洗澡,洗头后要及时吹干,以免湿邪内侵,导致关节肿痛和头痛。
三、调理脾胃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脾五行属土,喜燥恶湿,最易为湿所困。雨水节气多雨、多湿,且春属木,易克脾土而伤脾胃。调理脾胃可以适当食补,调畅情志,配合适量运动。

因此,雨水养生,应重视调养脾胃。调养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益健康。

四、适当锻炼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发生的原因,除了冬春之交气候变化,也还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困乏感随之而生。经过一冬的蛰伏,早春时节的运动也不宜太剧烈。适当的运动,一则动能生阳,二则汗能排湿。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保健养生功法就比较适合。这些缓慢柔和的运动既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又能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


雨水养生食补


雨水时节,养生在于调肝,调肝重在补脾。饮食应少酸多甘,以养脾脏之气,同时宜少量食用辛温,以应春木升发之气。


吃春笋

常听人说:“雨后春笋”。雨水节气,正是笋最鲜嫩的时候。春笋虽然性味偏寒,却有一种生发之性。《名医别录》中说,春笋能“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从营养学角度看,春笋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春季吃笋,在疏肝理气的同时,还能润肠通便。


吃豆芽

雨水之后,适当多吃点芽菜。豆芽的生发功效,既顺应阳气生长的时令特点;又可以健脾化湿,调理因春雨连绵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湿困脾胃证。

豆子“变身”为豆芽后,维生素含量有所提高。原本含有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会降解成小分子。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又不易引起胃肠胀气。


吃韭菜

《本草纲目》里记载,韭菜在四季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春则香,夏则辣,秋则苦,冬则甜。韭菜叶热根温,生吃可以补血、行血;熟吃可以补中健脾,中医称为“肝之菜”。

春天韭菜最鲜、最嫩、最应景,最有助于我们疏肝理气。


喝梨汁

雨水过后,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很多人开始出现咽干咳嗽等症状,不妨喝点梨汁来缓解。

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咳嗽、痰多的人,建议把梨皮也削下来泡开水喝。


喝春茶

中医认为,春气通肝。阳气升发的过程中,肝火易旺、肝阳易亢。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

春茶性凉,具有疏肝气、清肝热、降肝火、养肝血的功效。兼之气味芳香,能够缓解心烦气躁、口干口苦等症状。

肾脾双补口服液



【功能与主治】

补肾健脾。用于脾肾两虚之体倦食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20毫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禁用。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关联用药】

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肾脾双补口服液+前列金丹胶囊

胃下垂:肾脾双补口服液+补中益气丸

一广告一

*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中所出现的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素材,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立刻予以删除。




扫码关注


扫码查看更多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气养生】雨水:重在防湿邪、调脾胃,这份养生指南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