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小路 发表于 2022-4-29 18:06:42

怎么理解百度从移动互联网的道路上掉队了呢?

十年互联网从业者,个人站长、SEOer、淘客、网赚从业者......这一拉溜的身份,是为了向大家表明笔者每天都在与百度打交道。
然后回到问题上,在笔者看来,百度之所以到了如此处境,其实还是不够狠!

百度是一家搜索引擎,它是一枚网友必用的工具。
WEB时代,中国网民不但少,而且上网经验比较少,所有人都借助百度这一工具在网络上流连,无论工作和娱乐。
在当时,网民上网最主要的就是娱乐。
美女、小说、游戏、电影......这等等的几大块,哪一个不能创建百亿、乃至千亿的商业帝国?
然后电商时代来临,美妆、汽车、健康、工业......这几大块,又有哪一个不能创建百亿、乃至千亿的商业帝国?

要知道,在当时百度是国内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源泉。
其时的百度就是水龙头,其他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百度这个水龙头下的各个分支。
给哪家放水,放多少水,其实都可以由百度说了算。
但是我们知道,百度并没有这样做。
当时的百度就是一纯粹的工具性产品,无关好恶,把用户的需求导入到相关站点中去。
现在想来,如果我是李彦宏,就会拿出部分人力、财力、精力来分别去做,只要做成功一个,那几乎就是上百亿的市值。
做成十家,那也就是千亿的规模。
就如很多网友诟病的腾讯抄袭一样,百度当时其实有大量的可以抄袭的样本,但是它们却只围绕搜索做文章。
如果当时百度学腾讯,国内现在可能会少很多互联网公司。

这二十年间,有两件事可以佐证我以上的答案。
其一,是马云成立淘宝后,屏蔽了百度Spider的抓取,然后依靠大量的笔者这样的个人站长们,来帮他推广淘宝,打造淘宝品牌。
至于原因,其实我们这些互联网从业者都知道,马云如此这般,就是为了从根源上杜绝被百度扼住喉咙风险。
而且,很多人知道的蘑菇街和美丽说,据说当年正因为导入淘宝的流量过高,某些类目达到了10%,于是被淘宝解除了合作。
理由与百度一样。

第二件事,是这两年百度收入下滑大家都知道,然后百度搞了一个百度爱采购。
嗯,类似阿里巴巴和慧聪,其实就一简单版的B2B。
企业主给百度交钱,百度把他们的产品放置于一个B2B模式的站点上,然后在百度首页展示,以此收取费用。
具体数据老门我不知道,但是爱采购去年一年给百度至少带去了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收益。

以上这两个案例,可以得出我一开始的答案。
百度捏住了国内互联网的流量源头,其完全可以只顾一己私利,拓展到任意行业,四处开花,孵化无数细分类的小巨头。
但是百度没有,它没有像腾讯那样复制、模仿、学习,只是一味地做它的搜索。
提升搜索质量,包括百科、知道、贴吧等等,作用之一也不过是为百度搜索提供内容而已。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世界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百度搜索展露头角,就有了hao123占领浏览器,于是据称百度用了5000万和很多股票的代价把国内这个导航站领头羊收入麾下。
然后360便崛起了,凭借安全卫士和浏览器,占领了国内大部分电脑端的桌面。
百度紧接着也搞杀毒、安全卫士、浏览器、输入法等等,其实就是被迫与360等的客户端竞争用户桌面。
PC端的战争还未停歇,这又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PC时代,百度还是堪堪能战;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终于挣扎不动了。
为什么?
如果说PC时代的互联网入口是导航站,是百度搜索,是客户端,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则是各大手机厂商。
智能手机的屏幕,就是PC时代的hao123一般的导航网站。
一部智能手机,你我拿到手中,常用的应用不过就是那几个,所以前些年的预装才搞的如火如荼。
只可惜百度巨资收购91,完全失败。
然后就如PC时代一样,360依旧占据了一部分客户端,腾讯旗下的QQ风采依旧,还开发了微信独占鳌头,移动电商的发展,淘宝和支付宝也成了智能手机上的必备应用,现在还有头条、抖音、快手、美团和滴滴。
以上这都是国民级的应用,反观百度呢?
百度搜索,以及孵化的爱奇艺,唯二的产品罢了。

手机比台式机的屏幕更小,用户的注意力更加专一;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量下沉流量红利,更容易被娱乐类的APP所占据。
唯有像微信、头条、快手这样杀时间的应用,才是全部网民的必备APP。
反观百度、淘宝、美团和滴滴等工具类应用,打开率比之以上两款差距太大了。
简单的搜索需求,微信有“搜一搜”,除了微信平台的内容,还整合了搜狗的资源;此外头条、B站、知乎等应用也分流了一部分需求。
百度呢,不但没有杀时间的应用,更是被以上产品分走了很多流量。

所以,个人的理解,如果百度在一开始就如腾讯那般,腾讯做社交,引申做游戏,百度做搜索,引申做行业平台,未必会落到如此下场。
所以,百度还是不够狠。
我是老门,门老师,祝大家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理解百度从移动互联网的道路上掉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