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忧郁 发表于 2022-3-26 09:45:20

防疫也不能关急诊,这样的教训不能再多了



上海东方医院护士的周盛妮去世了。

两天前的夜里,周盛妮突发哮喘,她先是自行服药,无效后她和家人前往自己工作的东方医院急诊求助。

保安没让她进,医院的急诊部因为防控需要暂时关闭,正在进行环境采样和消毒,本院人员照样不能进。

家属无奈,只能把她送往其他医院。

一来一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抢救无效,她撒手人寰。

年仅49岁。



防疫也不能关急诊,这样的教训不能再多了

初看此事时,我多么希望只是一个谣言。

就在今天凌晨,医院回应了,属实。



在3月25日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向周盛妮表示深切哀悼。

“作为同行我们都非常难受。”



虽然不是同行,但哥也很难受,难受之余,还有愤怒。

这本是可以避免的悲剧。

愤怒冲天,却不知道指向何方。

细数这件事上的每一个人,好像都没有做错。

怪保安吗?他只是恪尽职守。

怪院领导吗?他们也是照章办事。

那是防疫工作整体过于严苛了吗?

管控至此,上海仍然一天新增上千无症状患者,若“躺平“,传染人数爆炸,医疗挤兑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难以计数的轻症和无症状病人涌进医院,需要急诊的病人更难进入,悲剧会成百上千地扩大。



疫情重压下,上海的医护人员已经超负荷工作了。

昨天的文章中我发了一段视频,一位护士哽咽地说,他们已经连续36小时没有休息,精神濒临崩溃。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t3329wlvi4q&1314.swf

网上流传着医护人员的聊天记录,医院挤满了无症状感染的病人,不堪负荷。


(来源:CY郝希纯医生 )

周盛妮生前,也是这成千上万过劳医护中的一员。

繁重的核酸采样工作,早已压垮了她的身体。



庞大如此的工作量,大量护士甚至其他科室的医生都被抽调去核采,医院停诊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可……这就是个恶性循环了。

周盛妮的离去,大家在悲痛和愤怒之外的还有第三层情绪,恐惧。

如果连医院内部人士都无法得到急诊救治,那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办?

世界上不止新冠肺炎一种病,几个月前的西安就有过先例。

上海市卫健委统计,截止至3月24日,全市已经有39家医疗机构停诊,其中三级医疗机构26家,包括长征医院、长海医院、华山医院北院这些知名医疗机构。

作为全国医疗资源最好的地方之一,上海的好医院周边住满前来求医的绝症病人。

在这个节骨眼,让他们回到原籍治疗,可能回不去,回去也可能面临长时间的隔离,极大的增加了死亡几率。



先不说外来求医者,上海有超过2500万人口,谁能没有个头疼脑热。

上海的朋友和我说,他前几天膝盖受伤去预约挂号,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

小病小伤能扛过去,遇到如哮喘心脏病那样的急病就等不及了,如同周盛妮。

普通门诊停了能够理解。

至少,急诊得留着吧,抢救室得开着吧。

这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城墙了。



而对于在上海的普通人,当务之急是了解有哪些医院急诊仍然开门,毕竟封控的医院一直在变化。

如果急诊取消的消息做到及时对等,周盛妮家人肯定不会送到她自己工作的医院。

本医院护士尚且如此,其他人避免去错医院就更难了。

打120也许可以,但现在上海的120还忙得过来吗?

哥在网上搜集了几个方法,供你们参考。

第一,关注医院的公众号,每天都点开看几遍,他们会第一时间推送相关信息。



“上海发布”和“健康上海12320”的公众号也会同步信息,但时效性上会落后医院自己的公众号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支付宝里随申办的医院停开诊,点开就可查询当日医院部分科室停开诊的情况。



大家共同防疫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付出了更多。

新冠造成的伤害,不仅来自病毒本身,还有周盛妮。

张文宏医生在昨天的长文中说,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

我斗胆说一句,救治其他重症病人,也应该放到和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

如果上海的医疗系统真的无法支撑了,就是时候认真考虑请求外地支援了。

3月25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要求保障群众急救需求,不应该现在才说啊。

哥是北方人,却是个沪吹,那里曾是我心中对市民人文关怀的模板,请给大家继续做沪吹的信心。

最后,愿大家都健康无虞。















adalineyang@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防疫也不能关急诊,这样的教训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