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suibe 发表于 2022-3-19 22:23:12

重获“心”生,经久不“衰”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完成全国首批、广州首例CCM植入手术


2022年3月18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团队成功为一位顽固心力衰竭患者在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的基础上,完成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术,这也是全国首批、广州首例的CCM植入。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患者是一名78岁的老年男性,近3年因缺血性心肌病、反复心衰发作,辗转求医,心衰再入院次数达15次,日常活动即出现明显气促。近1年进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衰中心规范化管理,经过优化药物、血运重建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2-3个月发作心衰一次。3月前复查心脏彩超EF仍低至32%,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多型性室早、非持续性室速,遂置入单腔ICD。

ICD是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除了猝死预防意外,对于该患者症状的改善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联合周淑娴教授和麦憬霆副教授全面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建议植入CCM治疗。经过团队的精心准备,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在局麻下微创完成,大约耗时1个小时。术中分别将两根主动电极固定于右心室中上间隔及下间隔,相距2cm以上,并通过测试验证电极准确植入有利于电刺激扩布的部位。另外,为了确保CCM信号发送时不会与除颤电极相互干扰,连接Optimizer Smart CCM后,在术中进行了交叉感知测试。经过参数调整后,CCM与ICD均可正常工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就可下地行走,症状即刻出现了一定的改善。


陈样新教授指出,射血分数(EF)下降心衰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性猝死(SCD),而ICD是最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显著减少该类患者的死亡风险。然而,针对该类严重心衰的患者,仅仅预防猝死是不够的,还需要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是医生的追求。CCM作为心衰器械治疗的全新手段,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填补了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随着它在国内上市和临床使用,将为更多的中国心衰患者带来福音。

背景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通过微创手术将刺激电极植入到患者右室间隔部,在心脏收缩的绝对不应期释放强的电刺激,这种电刺激不会改变患者心律,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的钙调节状态,在不增加耗能的基础上增强心脏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目前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器械治疗效果不佳、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科室介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也是国家卫健委直属(管)医院,在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治疗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开创了华南地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领域诸多先进技术如CRT/D、SICD、CCM植入,以及希蒲系统起搏、无导线起搏、微创瓣膜置换/修复、脉冲场消融等治疗技术的先河,也是国内最主要的技术培训中心;同时,心血管内科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和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也拥有广东省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市重大心血管疾病分子调控与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专家简介


王景峰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首届名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总编辑等。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疑难危重症心血管病的诊治,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造诣。



陈样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诊治方面颇有心得,特别在晕厥的诊断、心脏器械植入、心律失常的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曾赴美、德、法、意等国心脏中心学习、交流,也是国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主要带教术者。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获“心”生,经久不“衰”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完成全国首批、广州首例CCM植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