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ise1989 发表于 2022-3-15 22:24:58

CDQI重磅访谈|杨宁教授:以科学性健康宣教为手段,广泛提升高血压防治意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的相关要求,深入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共同开展了“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CDQI)。其中,CDQI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针对高血压这一与心脑肾病发展息息相关的常见慢性病,综合运用移动终端、云存储、5G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院内外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为更深入地理解和贯彻CDQI项目开展精神,CDQI项目联合《门诊》,特别发起系列专访,邀请CDQI项目组内数位骨干专家成员回顾和分享高血压综合管理之中的关键、重点及宝贵经验。本期受邀专家为CDQI国家标准化高血压中心秘书长、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杨宁教授。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306491128436932611



《门诊》:作为一种慢性病,高血压的治疗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规范服药管理;来自临床医师的用药指导固然重要,但更多的工作还是在于院外。结合既往诊疗经验,您认为高血压的院外管理在血压综合防治中占据了怎样的重要地位?院外管理包含哪些内容?做好院外血压管理的关键是什么?

杨宁教授: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2.4亿,仅凭心血管医师的管控能力远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院外管理是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达标的重要环节。

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是临床中常见的获取患者血压数值的方式, 24小时动态血压需应用特定仪器完成血压监测,虽能较为准确地获取血压数值以及昼夜节律等信息和参数,但存在一定的不便利性;诊室血压的应用最为常见,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医师常常无法通过规范操作获得准确的血压数值,如无法满足测量前静坐3-5分钟、无法进行间隔1-2分钟的二次测量、患者衣物厚重、测量血压时交谈等等,另外,即便是测量方法规范,仍然有部分患者存在“白大衣现象”,因此诊室血压往往与患者真实血压间存在一定误差;家庭自测血压不同于前两者,患者可在家中自行应用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于每日早晚完成血压测量。

在临床应用中,三种血压测量方法需相互配合应用;其中,家庭自测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院外管理至关重要。因其操作便利,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的影响,在规范测量的前提下,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患者的日常血压情况。另一方面,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患者的参与度,从而保障患者长期自我血压管理的依从性。对于刚诊断或在药物调整阶段的患者,建议至少连续1-2周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控制达标或较为稳定的患者,也需保持每周三天以上的自测血压,以此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血压变化,同时也为医师调整降压药物提供依据。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血压”是高血压的人群管理和随访的发展趋势。家庭自测血压与远程医疗咨询和临床干预相结合。可以实时的监测管理人群的血压,及时沟通和调整药物,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高血压的人群管理更加及时、便捷、有效。一方面可大大提升高血压人群血压达标率;另一方面,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互联网+血压”可以减少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让基层医生能够管理更多的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防控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除了降压达标之外,针对其它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管控同样重要,包括血脂、血糖、肥胖、吸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尿酸血症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此,临床医师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亦需注重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运动、限盐减盐、体重控制等。

根据我国和WHO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 g,但我国北方地区和个别南方地区患者盐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INTERSALT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居民每人每天的平均食盐摄入量为14.4 g,远远超标。由于我国高血压患者人群中盐敏感性高血压占比较高,通过限盐减盐的手段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因此临床医师有必要通过宣教、科普等手段提高其对高血压危害和生活方式干预的认知,而这也是实现院外血压管理最有效的辅助途径之一。科普内容包括如何在家中自测血压、如何安排日常饮食和运动,如何在病情变化时与医师沟通等,以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控效率、降低医疗资源压力。





《门诊》:众所周知,尽管高血压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病基数,但仍有大量患者并不知晓自身病情、也不了解这一疾病的危害和防治要点,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的推进。能否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如何做好高血压的科普教育?其工作重点又是哪些?

杨宁教授:根据最新国内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加权患病率高达23.2%(约为2.45亿),但知晓率仅有46.9%、达标率为15.3%。这说明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众多,但接受治疗且血压控制达标的人数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35~44岁之间的青年人群体中已有15%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正日趋年轻化。

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50%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然而,作为高血压大国,我国临床医师数量不足以满足患者需求,所以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院外血压管理效率非常重要。

高血压科普任重道远,仅凭单次的线下培训或门诊的简单交流远不足以达到宣教效果,需要长期的健康科普来逐步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高血压科普工作应以转变中国老百姓对高血压的认识观念为重,唯有正确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性,才能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主动测量血压、尽早的发现高血压,学会管理自己的血压。除此之外,科普工作还包括如何完成家庭自测血压、如何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例如不同血压水平的运动处方、如何减盐、如何控制体重等,当身体出现一些不良信号时,如何主动进行筛查。

在自媒体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海量的科普,其内容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包括过度夸大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副作用、沙坦类药物的致癌传闻等,这背离了医学科普的初衷。因此,通过正规的医学科普解答老百姓的普遍疑问和澄清认识误区,也是科普工作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门诊》:高血压相关的科普教育是推动我国高血压防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您在高血压科普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开展多年的科普教育工作,您有着怎样的感受?能否请您分享一下进行高血压科普教育时的一些经验?

杨宁教授:临床医师因其工作的便利性,能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了解到其需求,并可针对患者需求和误区制定针对性的科普内容。医生在进行医学科普时,要遵从科学性和通俗性这两个基本原则。保持科学的严谨性才不会背离科普的初衷。每一个论点,每一个数据,都要能够溯源,都要有循证证据支持。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有没有科学依据?有没有指南支撑?会不会造成误解?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发布不负责任的“伪科普”。同时,在表述和选题方面,应选用通俗化用语并尽量贴合人民的需求和误区、采用图文结合的短文或短视频等形式,以降低阅读门槛、提升医学科普的效果。

为了满足医学科普的科学性和通俗性,往往需要临床医师投入大量业余时间,情怀和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呼吁更多的医生,尤其是各大医院的专家们,抽出时间写一些深入浅出的科普文章,录一些科普音频、视频,向大众宣传正确的医学常识。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CDQI重磅访谈|杨宁教授:以科学性健康宣教为手段,广泛提升高血压防治意识